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

张森

山西科汇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3

摘要:注浆技术是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促进我国房屋建筑质量和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注浆技术的概念和我国注浆技术的特点、分类,介绍了注浆技术的应用优点,并结合现阶段我国注浆技术分类,分析了静压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复合注浆法的应用。从注浆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两方面,探讨了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措施,并结合某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工程应用注浆技术后的实质价值。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注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载体,建筑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质量。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或长期未进行维护,造成墙体、地面出现裂缝、渗漏等。房屋建筑施工中采用注浆技术,可有效维护、修补房屋建筑的裂缝、渗漏等问题,选用细小浆液颗粒进行有效填充,从而提高墙体承载力,有利于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1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1.1承载能力较强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在桩基边和缝隙处灌注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凝固,桩基与缝隙处连接,施工中产生的泥皮、沉渣都在混凝土浆液中凝固,以此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当注浆施工完成后,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

1.2绿色环保

随着生态工业和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注浆技术加固混凝土结构与房屋建筑结构,减少了传统施工方式易产生大量工业废料和建筑垃圾的可能性,其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也很小。目前,注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建筑物的修复加固工程中,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符合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

1.3应用范围广泛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还具有普适性特点,对施工环境没有严格要求。如施工所在区域的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较差时可使用该技术进行处理。

2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

2.1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化学注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水切割技术来实现注浆作业的方法[2]。待钻机成孔到一定深度后,运用高压注浆流体设备,用一个特定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射向周围的土体,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并掺入化学浆液,形成注浆体,加强了地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加固效果显著。该注浆方法便于控制操作且不影响上层的建筑结构。

2.2注浆管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该工程基础施工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从工程施工现场出发制作注浆管,严格要求钻孔尺寸,确保注浆管的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在顶端的花管制作中,需要在侧面留一个注水孔,施工人员合理选择材料包裹花管段部分。在注浆管中部位置和上部位置的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保证各个环节质量合格。在制作注浆管时需做好安装准备工作,下放无误,使注浆管在项目施工中有效应用,防止产生位置偏差。

2.3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前文中提到,房建工程施工时,会消耗大量建材,混凝土便是其中应用量非常大的材料。据调查统计,混凝土占工程施工的60%左右,而且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强度。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因混凝土施工时可能会受到温度、施工、材料配合等方面的影响,也容易出现裂缝,这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温度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要知道混凝土由多样化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在其调配时,水与水泥的接触会释放热量,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存在不足,或混凝土浇筑过厚,便会出现无法有效散热的情况,进而会使其承受着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容易导致裂缝出现。注浆施工时,需开具孔洞,然后进行注浆,一般情况下,需将孔洞间的距离控制在35cm,先注入环氧封闭胶,随后于两侧注浆。对于较为湿润的裂缝,则需根据裂缝的走势开槽,深度控制在20~30mm左右,宽度小于30mm,检查无误后方可完成注浆施工。

2.4复合注浆法

采用复合注浆法,主要表现为复合性质,该方法融合了静压注浆、高压喷射方式,可有效发挥静压、高压的双重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在采用复合注浆法进行工程加固时,首先采用高压喷射,待施工部位产生凝结体后,再采用静压技术,从而减少注浆盲区,保证施工安全和稳定性。在具体施工中,技术人员需将喷嘴直接放置于孔底,直至孔口冒浆为止,按照由下而上的方式,选用上升旋喷管进行旋喷注浆,并控制好桩径。在注浆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注浆管速度。

2.5静压注浆法

静压注浆法依托液压、电压、电化学等原理,将注浆液经注浆管注入地层,浆液通过填充、挤密、渗透等方法排出土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原本松散的土颗粒、裂隙通过浆液凝结形成整体,从而保证建筑结构得到全面加固。静压注浆法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一种注浆方法,广泛应用于软土路基建筑中,通过浆液压力差、比重等特性,实现软土路基的薄弱部位自然延伸、填补,最终形成凝结体,对建筑土层起到加固、保护作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应用静压注浆法,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解决沉降、裂缝问题及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

2.6地面渗漏补救

房屋建筑普遍存在屋内渗漏问题,主要涉及地下室、卫生间、厨房等部位。卫生间或厨房的管道破裂,引起地面渗水。在维修时,要检查管道漏水位置并进行更换,再实施补救措施,修补时,要钻开外砖墙缝隙,确定注浆入口,确定内部裂缝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一般选用水玻璃、水泥的复合液,提高注浆强度和细密度,达到较好的修补效果,避免了液体渗漏问题。地下室渗漏后,要及时清理积水,转移储存物品,并采取补救措施,选择高压灌浆,才能发挥更大的强度,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在修补完成后,若两天内仍有渗水点,必须进行二次补浆处理,并做好监测。7天后,待浆体完全干燥,如无渗漏则说明修补工作已完成。

3有效控制注浆加固质量的注意要点

对于房建工程施工中注浆加固质量的有效控制,除了注浆方法和注浆材料的合理选择之外,还要做好对注浆技术应用要点的把控,即在注浆作业之前,对整个注浆流程相关的设备和管路系统进行检查,并确定合理的注浆喷射参数;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即要结合现场房建施工的实际情况,配置足够的人力,并负责现场作业的监督与检查;做好对场地施工的监控,及时掌握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并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做好注浆后的质量检查,组织质检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开展工程质量验收,以保障注浆加固的质量。

结语

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优势日渐明显,施工质量逐渐提高,促使整体建筑更加稳定。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日趋成熟,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该技术,不局限于固有的技术操作方式,而是要走创新道路并予以完善,以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德兵.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5):85.

[2]陶雷.探析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