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赵亮

山西亿鼎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铺设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市政道路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不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存有部分改进的部分,比如路面受损、路面出现裂缝、路面不平整等问题,影响施工技术整体的水平质量。因此,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高度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解决道路铺设现有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道路缺陷问题,深入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道路;运用

引言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作为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以及效果,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在市政道路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混凝土这一特殊材料的了解以及认识,并且结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标准,保证实际施工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及优势

首先,在凝固以前,混凝土通常会保持流体状态,其可塑性以及流动性相对较好,因此,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能够对相关设计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还能有效减少路基沉降以及路面开裂等问题的产生概率。其次,混凝土材料是利用水泥、骨料、水以及各种添加剂按照特定比例调配而成的,而这些材料本身具有易于获得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将其应用在道桥工程建设当中,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而且,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后,其养护方法也相对简单,可以实现工程养护成本的有效控制。再次,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强度大、稳定性高、负载能力及抗压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其能够更好的满足道桥工程的使用需求,如果能够对其进行科学配比,在保证其质量的情况下,应用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可以有效提高道桥工程的稳固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最后,在我国,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在市面当中已经衍生出了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原材料,例如,添加剂,包含缓凝剂、减水剂、防冻剂以及早强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道桥工程的功能性,使其具备防冻、防水等诸多功能,还能显著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灵活性,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现阶段我国混凝土道路施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弹性较差

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比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弹性较差,研究数据表明普通性能的混凝土建筑在质量及抗压性能上和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能够通过加工之后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但是弹性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以及要求,很容易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路面受到大面积和较大的碾压出现变形和裂缝的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而且很容易出现行车安全事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2.2耐久性不够强

耐久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耐渗透能力。混凝土中如果含水量过高,会破坏整个土层结构,造成土层软化且不稳固的情况。自然环境中,存在降水以及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会对裸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土层产生影响。水分增加会导致混凝土含水量增加,如果混凝土土层耐渗透能力较强,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过度被混凝土土层吸收。但是,如果混凝土土层渗透能力较弱,会导致内部含水量过高,不利于稳定混凝土内部结构。目前,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耐渗透力衰退的现象,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其耐渗透性。二是混凝土抗冻性、抗高温性。混凝土自身稳定性与强度会随着气温降低而下降,其质量也会存在衰退的情况,各项质量指标会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专业技术设备保护与强化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稳固混凝土结构。气温过低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同样,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因而,混凝土也需要有较强的抗高温性。另外,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出现产热效应,加剧混凝土温度上升,如果抗热性较差,就会破坏混凝土强度。三是抗侵蚀能力。混凝土土层会因外界侵蚀而降低强度,随着时间推移侵蚀程度会逐渐加大。

3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合理搅拌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搅拌材料,必须有机地组合各种材料。混凝土搅拌部位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选用合适的材料,应选择设计中所需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由施工人员用电子秤计量,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应用受到天气、温度、湿度的影响。当混凝土与雨水混合时,必须及时检测混凝土的水含量,以避免造成湿度过量。混凝土材料必须进行坍落度试验和取样,以保证混凝土能满足施工要求。

3.2浇筑技术

浇筑是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终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之前要认真检查各种材料的性能,比如钢筋和模板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中,如果在钢筋表面出现一些污垢的话,那么要及时地开展清理工作,不要使用一些有裂缝的钢筋。另外还需要对模板内部的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查,为了防止在后续浇筑过程出现漏浆的情况,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安装模板进行妥善使用,并且还要处理好工程的密封胶条,在实际浇筑的过程中,要从高向低进行混凝土的倾倒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并且要对倾倒的高度进行精准确定,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辅助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在后续施工时出现离析的问题,倾倒的高度要保持在2m左右,这样才能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在辅助设备中可以利用串筒来帮助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3.3混凝土养护技术应用

在道桥工程中的混凝土项目完成施工以后,还需要对养护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具体需要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落实养护操作,一方面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定期的洒水,或者是喷涂养护剂,以此来控制其表面的温湿度,从而避免干缩裂缝或者是温度裂缝的出现。另一方面需要使用棉被、草垫以及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混凝土的表面,避免降雨、高温以及光照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固结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养护操作至少应该持续7-14天左右,且养护过程中,严禁出现堆放重物或者是驶入车辆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具体考察,管理人员须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严格控制施工成果的质量。路面的具体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以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施工内容符合实际要求,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充分防控施工质量隐患或安全事故。混凝土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与审查,优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岩,齐跃.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04):290.

[2]唐俊谋.浅析原材料适应性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8):1409.

[3]郭宏杰.现阶段混凝土工程中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7):184.

[4]王庆富.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189.

[5]徐俊.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