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浅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浅述

王凯

身份证号码: 220104198507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地高速建设,建筑市场也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情形进行索赔的情况不可避免的频繁出现。结合当前形势来看,很多索赔都是由于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合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管理风险。因此,要探索施工索赔与合同管理之间的关系,应找出适合当下工程管理过程中合同的管理途径。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前言

在工程建设中合同的作用非常重要,是约束承包方和发包方的一种常见的且有效的手段。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必须要按照合同所约定内容分别来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一旦单方违约将面临索赔甚至严重的惩罚。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企业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合同不仅是一张纸质文书,更应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竟可能详尽的在合同中约定,同时,最好有第三方权威机构作证明。针对目前工程合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结合专业知识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对问题深入研讨,找到切实有效的合同管理措施。

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1.1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

建设工程合同是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依据,它是由承包人和发包人共同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约定。在合同里,发包人会给出承包人具体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工期、施工经费、施工图纸。一旦双方签订合同就必须依照合同上所约定的内容来履行各自的义务,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违约;一旦违约,合同也是解决双方纠纷的重要依据。

1.2 建设合同的作用

首先建设工程合同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以及一旦发生纠纷能够有所依据去解决纠纷的前提条件;其次,建设工程合同既是整个工程的开始,又是整个工程的结束,整个工程要依据合同里所规定的开始作业,一旦工程结束又要依据合同里的内容去验收,合同能够引导整个工程顺利有效的进行下去;最后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随意更改,它是保证建设工程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又是合同双方都要遵循的最高准则,由此可见合同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

2.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合同管理系统及制度建设不重视

首先,认识不到位。双方之间的关系和位置没有准确认识,从而给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带来不正确的认识。业主和承包商应该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去实现项目的成功为首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说,绝大多数业主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严苛要求,比如,压缩工期、压低合同价等要求,在利润方面把承包商作为敌对方来对待等,导致承包商在施工方面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地进行工程变更及索赔;合同管理的体制不完善,以致工程变更、索赔等事宜不能及时得到补偿。

2.2 合同文本的不足

就当前的施工合同文本来说,大多数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文本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比如合同主体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各参与方在合同的相应权责上的缺失,违约的处理及方式不明确等。与此同时,约束业主的条款就显然较少,尤其当业主出现违约时,存在合同约定不清晰的现象。在我国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下,索赔工作没有引起承包商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承包商来说,应该加强索赔管理,在签订合同文本的同时,也要对索赔条款的相关内容予以明确,以保证承包商在工程项目中利益,为自身合同管理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2.3 缺乏信息化的管理程度及滞后的合同管理方式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其数量较多,就合同文本进行研究,它的内容包含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协议书,投标文件,图纸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确保合同管理要更加的高效及专业。但是,在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管理滞后的现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对建设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软件方面也要乘势而上。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合同管理软件都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管理时,大部分企业没有将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发挥,进而导致成本升高,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合同的约定。

2.4 合同的履约差及索赔难度大

在现实过程中,签约双方由于利益问题,很多时候存在不认真履行合同的行为。“阴阳合同”的存在造成合同违约情况时常发生。在当前白热化竞争的大前提下,随处可见的不平等条约,给索赔工作带来不小的外在阻力;于此同时,很多承包商在合同管理上的知识欠缺、较差的保护意识、薄弱的索赔意识、缺失的取证资料等,最终致使合同的效用难以发挥,正常的索赔工作不能正常推进。

3.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的策略

3.1 完善和利用合同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就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来说:首先,要制定定期、定时报送工作完成情况的制度。要求上报完成一周计划等相关内容,以便合同管理正常运行,方便对合同的履行状况对出应对策略;其次,对合同完善交底制度,让各部门管理人员熟知合同内容;最后,建立完善补充合同的相关制度,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大的工程变更,如项目的结构形式、合同价款、标准制定、工程数量等,对于重大变更要认真核查其对项目下目标控制的影响,同时按要求及时完善补充协议等资料,为后续的工程计价提高依据。

3.2 完善施工合同文本

目前,很多工程施工合同的条款都是为发包方的利益而制定的,承包商义务较重,业主的约束条件则相对较少,在违约等方面的赔偿对于业主来说不够详细。在当前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竞争环境凸显,使得业主在承包合同中处于主导形式,因此出现了业主向承包商提出或规定不平等条款作为承揽项目条件的情况。针对此类现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 2017 年 10 月出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约定了发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效的遏制了合同中不平等条款的泛滥,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督责任。

3.3 完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合同依赖于网络的形势下,对管理合同中大量的信息能起到高效、便捷的作用。所以加强合同信息的管理应从以下两点做好工作:第一,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关于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做到资源分享,信息的快速流传;第二,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往来,实时更新项目合同管理信息,准确记录合同信息的内容、时间以及来文对方的基本信息资料,保证合同信息更新的及时、准确。

3.4 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

合同索赔是当下承包商合同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目前,发承包双方在施工中的合同索赔意识都还不足,索赔资料收集、处理仍不完善。因此只有优化合同管理措施、提升索赔管理手段,才能让索赔工作做到有据可依。发承包双方认真、合理地履行施工合同,不仅能使企业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也可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不仅是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环,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对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能力方面重点提升。此外,还要不断对合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出合同应起到的作用,对合同管理方法持续完善,确保合同各方的履约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合同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确保项目能够按合同约定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伊生 , 温健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M]. 北京 :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13.

[2] 曹杨,王雪青 .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10,08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