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付费购电装置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基于预付费购电装置的应用研究

华群英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城区供电局广东省韶关市 512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并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电费回收方式:先用电、后付费存在很大的弊端,不能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造成了电能的浪费。而采用预付费购电装置,可以解决电费回收难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预付费购电模式的特点,分析预付费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付费;购电装置;应用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购电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而随着预付费购电装置的应用,预购电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对于供电企业和用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用户而言,可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用电情况,有效提升了用电节省程度,为用户计划用电、科学用电提供了条件;针对供电企业而言,可以科学掌握用电管理力度,提升用电分配效率,并有助于供电企业实现市场化管理。因此,预付费购电装置符合用户和供电企业利益,并且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必要解决对策。

2预付费购电装置的特点分析

预购电模式是指在供电企业和用户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采用先购电,后用电的供电模式,在用电结算时采用预付费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用电购电模式,已经在我国用户中得到广泛推广。在用户一方安装费控表,对用户的用电活动、购电行为等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监控。预购电装置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持就是费控表该装置具有多种功能,如电量信息采集、用电管理和监控、远程抄表、电量控制等。费控表终端直接和用户开关相连接,并将报警设备安装在终端内,通过与主站之间的联系,将购电信息等传输到系统中。用户在用电过程中,该装置可以将用户的购电行为及用电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报警电量及剩余电量的综合比较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跳闸及报警操作。

费控表终端中安置了控制跳闸回路,当用户剩余的电量低于报警电量时,就会产生报警行为,如提示灯变红等,而用户在看到这一情况时就会明白自己剩余电量不足,应该立即购电。而当剩余电量不足时,就会产生跳闸操作,有效保证供电企业效益。实行预付费账户和预购电量每月抵扣的电费结算方式。用户在用电过程中,预购电在结算方式、购电方式、购电装置等方面和传统的购电模式有很大差别,大大提升了供电公司和用户双方的利益,费用处理及计算也更加清晰,有效改善了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3预付费购电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预购电管理体系

预购电装置在企业及居民用户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很多供电公司都构建了自己的预购电管理体系,如某市供电公司的预购电管理体系,该预购电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管理内容、操作流程、面向对象。具体分述如下:(1)管理内容。

在预购电装置应用过程中,用户管理十分重要,不仅包括对安装预购电装置用户的售后服务、信息维护、合同管理等,同时也包括对没有安装预付费购电装置用户的业务营销及用户信誉评价等,针对一些用户的信用等级较低,这些用户应该尽早实行预购电付费模式。预付费购电模式的管理内容包括收费管理、购电流程管理、电费催缴、用电监控、抄表管理等。而计量终端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用户购电装置的维护和故障处理、设备的调试等,从而确保预付费购电装置可以正常运行,与主站设备可以顺畅的连接。电费台账管理则是针对一些用户结算电费的管理,实现不同人群的分类统计。如某公司用户开始使用预付费购电装置之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截止到2020年12月份,用户采用预付费购电装置达到3003户,电费回收率达到100%。

  1. 操作流程。

预付费购电装置的申请和开通:新报装用户的新装电能表按照新规定,必须安装费控表。针对老赖的信誉不良或者高风险用户,采用换表流程,更换使用费控表。与用户签订预购电相关协议,在协议中应该明确规定电费的结算方式、购电方式、电量计量方式及维护保养等;其次进行费控表终端的安装,并设置相应的主台参数;在管理系统中将用户的信息录入,并构建用户账号;用户预购电量并投入正常使用。用电在管理过程中包括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控和跟踪,账户电费余额等。并接受用户的电费缴纳及自动结算每月的账户金额。预付费购电管理采用使用了预付费电能表作为计量装置。

用户先付款购电然后才能用电,供电企业收取电费的预付款,等于电费回收提前了一个月,再根据实际用电量的多少进行“多退少补”。整个用电过程由权责分明,电力供用双方自愿约定,用户的购电量用完后即跳闸停电,不会产生新的电费。若是所付的购电电费大于实际电费,多出的部分可以用来冲抵历史欠费,这种付款方式受到合同法的保护,有效地调动了用户的电费缴纳积性,还对那些欠费的用户产生威慑作用。这种装置所带来的优点是显然易见的:用户充费购电,用卡作为“装电”媒介,将充值卡插入购电装置即可正常使用所购到的电量。电量用完后立即跳闸停电,这种电力供用方式十分直观,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传达明确,用户易于接受。

但是,在“先用电,后付费”模式下,供电部门一旦停电,则引发用户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由此而引起的纠纷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也可以终止流程,如提交销户申请及办理相关手续。

4预付费购电装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预付费购电装置在实时监控、远程通讯、负荷控制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该装置采用的购电及用电模式较为新型,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还不成熟,尤其在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协议签订、责任界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在预购电方面的纠纷还不太多,但是,在以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受到当前电费结算模式及电费组成的多样性特点,使得无法对用户预购电的平均价格进行预测,而购入电量只是一个参考和预估。并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多用户还没有完全了解该模式的特点,因而时常发生投诉问题产生。此外,当前的需求侧系统和营销系统还不能自动调整剩余电量和结算之后的电价,仍旧需要人工进行修改,给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3. 预付费购电装置仍需要改进,使得设备更加的准确、可靠。目前预购电在短信通讯、远程数据召测、报警提醒等方面仍旧存在不足。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预付费购电装置的顺序发展,预购电管理模式也得到大力推广,在未来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降低购电风险,提升服务水平,从而确保预付费购电的目标和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文远.电能预付费装置运用与改进浅析[J].能源与节能,2014(12):11-12+27.

[2]吴记江.智能预付费电能表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4(2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