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3


针对性护理对 PICC 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观察

王桥容 刘燕 △

1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 2△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6月,选取我院接生的PICC置管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3例,信封法分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加用针对性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患儿置管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并发症率4.76%(2/42),存活率为97.62%(41/42),而对照组分别为24.39%(10/42)、85.37%(35/42),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于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显著的提升患儿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PICC;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存活率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1500g)通常是由于妊娠期受母体营养不足的影响所致,其自身发育情况极差,皮肤、胃肠道等均在娩出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导致患儿的需要长时间以外周静脉补充营养物质,由于患儿血管发育度较差,反复穿刺对其造成的影响大,通常会采用PICC置管术,但患儿自制力极差,皮肤由于发育度差不仅保温能力差,皮下脂肪层也较薄,这导致PICC置管患儿极易发生留置针(管)脱落以及皮肤过敏等相关的不良事件,这对患儿的治疗和生存维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本文因此为此类患儿开展了针对性护理的对比研究,旨在观察该护理模式对患儿疗效、并发症及存活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在2019年1月-2021年6月,选取我院接生的PICC置管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3例,信封法分组,观察组(42例,男20例,女22例,胎龄28-31周,平均胎龄30.36±0.47周,体重1021-1497g,平均体重1254.32±112.68g,日龄30min-13d,平均日龄4.11±1.09d),对照组(41例,男19例,女22例,胎龄28-31周,平均胎龄30.54±0.41周,体重996-1407g,平均体重1268.88±103.49g,日龄30min-12d,平均日龄3.98±1.14d),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儿的纳入标准为:①静脉输注超1周者;②需接受具有刺激性药物输注者;③未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者;排除标准为:①有昏迷情况者;②肢体不健全者;③有感染情况者。家属了解研究全部内容,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定时检查患儿的PICC置管情况,对于有漏液、渗液、置管曲折、脱落等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善,同时还需监测患的心律、呼吸、氧合指数等,均以相依的仪器进行监测,数据填制成表,并定期向医师反馈,患儿若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向医师汇报。

观察组患儿加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实施前科室内先组成针对性护理小组,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以及身体状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具体内容为:

①穿刺、置管前的针对性护理,患儿皮肤发育度较差,对于PICC的穿刺、置管耐受度均较低,因此选用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穿刺,穿刺前需要先对于患儿的脉搏、心律、体温等进行观察,可释放的播放舒缓音乐,穿刺选择最适宜的穿刺部位(例如头、腋、耳后、正中、腘窝等静脉,要求选用血管需粗、直且弹性较佳),为患儿所用的穿刺针、导管需穿刺前以生理盐水浸泡,导管长度需根据患儿手臂直径测量情况决定;

②穿刺中的针对性护理,患儿年龄极小,配合度极低,因此必须对患儿开展必要的安抚措施,由于患儿对于穿刺的耐受度极低,因此需要做好穿刺失败的准备(同一部位不可二次穿刺,若穿刺失败需及时按压止血等),并且针对患儿耐受度较低的特点,穿刺、置管动作需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导致穿刺失败,对于极不配合患儿,可在医师观察和确定后给予少量的镇静药物,患儿穿刺时需在预先经加温的辐射台上进行,并准备相应的保暖设备;

③置管后的针对性护理,完成置管后,每班次医护人员除对照组患儿接受的相关护理外,还要定时为患儿被置管处周围进行按摩,检查敷贴并涂抹润滑措施,敷贴部位需要定时换药,每隔相应班次对患儿行无回血回抽,并以针管抽取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洗,有阻力不可强行推注,而是仔细检测导管是否通畅,部分患儿由于皮肤发育度较差,保温功能较差,需要加用婴儿恒温湿相关装置,医护人员在检查患儿皮肤状态后,根据情况必要时为其穿戴防护措施,避免其肢体过度活动,对置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1.3观察指标

研究期间,医护人员统计患儿的置管保留时间,并发症率(出血感染,导管移位、堵塞、断裂等)以及患儿存活率,组间对比以观察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613eb0fcb6c2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置管保留时间比较

统计显示观察组患儿置管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儿置管保留时间比较613eb0fcb6c2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置管保留时间(h)

观察组

42

11.77±2.36

对照组

41

6.97±2.84

t

-

8.383

P

-

0.001


2.2两组患儿存活率与并发症率比较

统计显示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率4.76%(2/42),存活率为97.62%(4142),对照组分别为24.39%(10/42)、85.37%(35/42),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2两组患儿存活率与并发症率比较[n,(%]

  1. 组别

    例数

    渗血渗液

    导管脱出

    感染

    总不良反应率

    存活率

    观察组

    42

    1(2.38)

    1(2.38)

    0(0.00)

    2(4.76)

    41(97.62)

    对照组

    41

    2(4.88)

    3(7.32)

    5(12.20)

    10(24.39)

    35(85.37)

    χ2

    -

    -

    -

    -

    6.463

    4.034

    P

    -

    -

    -

    -

    0.011

    0.045

    讨论

PICC置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病患血管被反复穿刺,减轻疼痛和血管的损伤,以及因为长时间输注刺激性药物而产生相关并发症,该方式同样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由于该类患儿胃肠道发育程度极差,在娩出后不仅需要通过静脉通道输注相关药物促发育、抑制病情,还需要长期接受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补充,对于静脉的压力较大,应用PICC能减少穿刺,减轻静脉损伤。

但由于患儿的皮肤发育情况同样较差,加上长期营养物质、药物的输注,患儿对于PICC的耐受度仍然相对较低,因此加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便具有必要性,但常规护理仅是对患儿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或是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缓解,起到的效果较为有限。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性护理的优势在于能最大程度的减轻PICC输注过程中患儿受到的损伤[3]

本文中,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措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穿刺前的针对性护理,采用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是由于患儿娩出不久,血管微小,新护士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准确找到适宜穿刺的血管,观察患儿体征指标无异常后才进行穿刺目的是确保其穿刺安全,播放音乐则是为了缓解患儿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选择最适宜的穿刺部位旨在避免反复穿刺,穿刺前的针对性护理目的是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医护人员的穿刺造成负面影响;穿刺中的护理则主要是为了提升患儿的舒适度,给予安抚措施旨在避免其哭闹导致穿刺失败,做好穿刺失败准备是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加重,并且快速完成穿刺和置管,避免因患儿配合度下降导致穿刺、置管失败[4];置管后的护理则是减轻患儿因置管产生的不适,其此时自制力极低,若不对其进行束缚,容易导致其自行拔除或因碰撞脱落等,从而导致患儿血管健康受到影响,因此人工束缚装置反而是对其作用良好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措施分别从多个角度对患儿进行护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5-6],因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置管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组内患儿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存活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于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显著的提升患儿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海蔓.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PICC置管患儿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4):P.167-168.

[2]刘丽娥.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ICC患儿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9, 32(6):153-154.

[3]王香红, 李洪辛, 刘克华,等. 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3):85-86.

[4]赵晨静.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 西藏医药, 2020,148(1):146-147.

[5]汤晶晶.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与护理观察[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2):296.

[6]麦细焕, 周晴. 预处理策略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6(2):378-380,384.


作者简介:王桥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电话13795510959

,邮寄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樱花街383号东洪广厦,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