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2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李伟伟

泰安市东平县国有资产运营中心

摘要: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工作中,我国应当对现有的税收规模进行适当的精简,其次合理的对现有的税收结构进行调控,并且对当前预算管控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以此来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以健康、稳定的形式进行。本文简要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工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考

引言: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过渡的阶段,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还存在相应的缺陷,国家应当对现有的财政税收机制进行建立和健全,来确保财政税收工作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合理的调控税收规模以及税收比例,适当的优化现有的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定的发展。

一、政税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收入规模偏大

由于我国广阔的地域环境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收入规模要大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但是我国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还存在偏小的现象,因此使得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不能够尽可能体现出我国实际的财务经济状况,并且还包含大量非税收入的财政资金还未归纳到其中,从而形成了当前我国财政收入覆盖面广泛,规模庞大的整体格局。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财务收入增长的状况可以看出,后者要远远大于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分配结构还存在相应的问题。当前,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当适当的对现有的财政收入规模进行必要的削减。

(二)税收结构不合理

之前说到,我国现有财政税收结构中包含着税收部分以及非税收部分,但是两者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税收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状况,根据税收原理可以分析出,国家实现对收入的主要调节,需要对现有的财产税和所得税进行有效的管控,并且两者应当在当前税收机制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对应的营业税以及增值税,作为现目前市场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其收入比重应当远小于前者。但是就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税收收入比例却与上文描述恰恰相反,从而使得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其次,由于我国各种模糊的税收功能以及重复征收税,使得现有的税收体系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预算管控机制不全面

当前我国预算管制体制主要还存在覆盖面狭小、体制不健全的状况。而对应覆盖面狭小,可能会导致财政资金存在被非法挪用的现象。而体制不完善可能会使得国家长期的规划发展受到相应的制约。并且现有的预算管理机制中还未全方位的包含年度预算以及长期管控预算。其次,相关地方政府在进行预算体制的改革工作中还存在消极的状况,以至于现有的预算体制严重落后。由于监管机制欠缺,使得现有的预算体制不具备经济表述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给后续的经济变革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二、深化财政税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财政税收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当前对于财政税收结构的合理规划和改善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面对我国当前财政税收结构不合理的发展状况,国家应当适当的对流转税征收比例进行有效的调控,尽可能将其降低在合理的水平。同时还应当适当的对当前财产税以及所得税进行相应的提升。对于当前各种模糊且重复的税种进行精简,明确不同征收税的功能特征以及相应的征收范围。例如,在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工作中,为了有效地缓解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实现对高升入者的有效税收管控,国家应当适当地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极限。其次,在当前我国资源税管控方面,国家应当适当的对资源税收的范围进行拓宽和完善,来实现对资源有效地使用调解。此类对于财政税收结构的有效改革和管控能够促进现阶段国家经济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遏制环境的恶化,有效地改善社会贫富矛盾,促进国家发展稳定。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国家落实财政税收管控工作是为了实现对财政支出提供基本的经济、物质保障,为国家各种大型工程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出还存在结构失衡的状况,从而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相应的制约。因此,国家应当全方位以市场的发展作为导向,对于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控。具体来说,针对现有的经济发展局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工作应当致力于对大型服务产业的投资建设工作,其次还需要加强乡村区域、欠发达区域的建设工作,例如开办标准化、规范化的农村教育机构,将财政税收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使得国家的建设工作具备相应的针对性和侧重性,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预算体制的改革工作

现目前,落实预算体制的合理管控工作,能够实现对财政税收的合理分配,为了确保财政收入能够得到充分合理地使用,依靠完整、健全的预算管控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预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状况,国家需要及时地成立预算编制管控体系,实现对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管控,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能够为国家长远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和服务。其次,在财政收入中,还需要制定长期的预算管控机制,拓宽预算的覆盖面,使得预算能够有效的包含国家综合财政收入。同时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国家需要成立专业的监管机构以及监督部门,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确保预算机制能够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形式将各项财政收入、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使用,充分发挥财政经济的价值。

(四)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分权关系的改善

在当前我国税收管控机制中,中央对地方有着绝对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财政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中央也对地方政府有着强有力的支配权利。但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实行高效率的分权管控,有利于平衡各自在应对财政收入分配、管控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针对现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关系而言,地方政府还严重缺乏针对财政收入的自主支配权利,急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权限。

其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应当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划分调控,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监督是不可缺少的重点工作。落实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合理的监督和管控,才能够确保地方政府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确保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能够用在合理的地方。总之,现阶段我国应当适当的给予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权利,确保地方政府能够结合财政收入加大对相关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结束语

总体来说,针对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在相应的改革进程中,我国需要做出不断的分析和考量,并且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估,来引导国民经济快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陈秀.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 财经界, 2020, No.567(32):210-211.

[2]刘华华. 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000(02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