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理​性​—​—​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8
/ 2

滋 养 理 性 — — 小 学 数 学 学 科 育 人 新 探

陈荞

贵州省纳雍县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猴场小学 贵州毕节 553304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学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品质,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和判断,因为理性判断是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向学生渗透理性精神,进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理性思维模式,以此来达到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本文通过笔者对滋养理性——小学数学学科育人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提出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希望对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滋养理性;小学数学;育人

数学学科除了是小学阶段内的一项课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特的优秀文化,其中就涵盖了理性精神。小学教师可以从实验探究,追求真理;理解内容,掌握深度;比较学习,相互关联;发散思维,创新学习;自我调整,反思错误等方面为切入点,从而在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在词典中,理性的解释为以下两种: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智来控制个人行为的能力;②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思维活动。有专家认为,理性可以看作是人类独特的一种思想活动,其中既包括了获取知识又包括了对正当行为进行合理辩护,是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影响因素,因此,理性又可以被看作是“理性精神”。数学的知识内容不管是从哪个层面来看,都和理性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数学材料的外观特征,对应的就是模型;演变发展的过程,对应的就是推算和计数;从表面直观的形式来看,对应的就是各种数字符号;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应的就是方式方法。因此,数学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学中丰富有趣的思想意识、认真严谨的探究以及完美真实的寄托,所以说数学知识内容是具有理性精神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活动中,往往需要具备极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小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比较、观察、数形结合等一系列数学思想来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主要体现于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分析探究,从具体形象思维转换成为抽象思维;运用巧妙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问题;能够从多个层面看待事物,真正的理解掌握事物;能够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做出有效评价和分析,具备自我反思意识;能够根据多个角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就现阶段情况来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数学知识重难点的讲授,却严重忽视了数学理性思想精神的传递。

通过多项调查研究结果可以明显发现,7-11岁年龄阶段生的思维主要依靠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要巧妙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加强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始终秉承“边实践边学习”得核心目标,让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实践操作、疑问设想等环节,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实际经验,才能使学生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坚持不懈以及认真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小学数学教师都知道,小学时期的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往往需要有具体直观的事物作为前期引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工作时,要抓住学生自身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些实验探究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规律。例如教师在教授《圆的周长》这一数学知识内容时,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大小各不相同圆形的周长,深入分析探索每个圆周长和自身直径的关系。一项虽然看上去十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验,但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测量工具以及学生自身经验的个体差异性等原因,所以最终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悬殊,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探究出正确的结果。所以为了保障研究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正确结果,教师在布置实验的前期阶段要让学生围绕一个疑问进行分析讨论。

数学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这也是对数学知识内容深层的认知,由于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本身存在较多的指导性质。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在这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内容中却潜在着一些重要的数学精神思想,例如最常见的种类划分、事物之间的转换、总结归纳、数物结合、符号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目标和途径,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围绕数学的本源,而且要深入挖掘知识内容中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时要有一定顺序性,要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最后能够灵活地运用。学习数学知识亦是如此,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中心内容,是对于数学知识的根本解释,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掌握程度,不能只是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所了解,更要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真正的领会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课程不仅是一门最基本的学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理性情感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最大化的凸显出育人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基本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意识,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将数学教学的重心放在传授数学思想上,从而不断滋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以此来达到小学数学学科育人的目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用数学知识内容教书育人的理念,应该通过数学知识内容,使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明了、全面化、合理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让学生逐渐转变为具备理性观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俊华.突出数学思维和数学理解,落实数学学科育人价值[J]求知导刊,2020(35):49-50

[2]蔡宏圣.学科育人:小学数学已有探索的梳理与随感[J]数学教学通讯,2020(10):3-4.

[3]潘小福.学会思维:架起小学数学学科育人的桥梁[J]教育视界,2020(05):32-36.

[4]王莉.立足育人尊重生命——浅谈数学学科育人价值挖掘与转化[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