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大车啃轨的分析与检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起重机大车啃轨的分析 与检修

陈 刚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 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通过对起重机大车啃轨的影响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发生啃轨现象后的检查及修理方法。


关键词:起重机 大车啃轨 研究 实践


0引言


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致使车体相对轨道的运行歪斜,当起重机的自由歪斜达到一定值时,车轮轮缘将和导轨接触,限制车体歪斜,即开始啃轨。因此,起重机的啃轨可视为轮缘限制起重机继续歪斜的过程,也就是啃轨侧向力增大的过程。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同一侧车轮限制歪斜,另外是对角线车轮限制歪斜。


1车轮啃轨的影响


啃轨的起重机,在轨道侧面或轮缘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轮缘磨损严重甚至会造成起重机脱轨的设备事故。因此车轮一旦发生啃轨现象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1.1车轮寿命缩短:对轻、中级起重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淬火车轮可使用十年以上,对重级起重机,也能用七、八年,但是对于啃轨严重的起重机,只能使用一、二年甚至几个月。一旦出现轮缘磨损或卷边现象,必须及时更换车轮,不仅大大增加了修理费用,影响了生产进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而且更换车轮的危险性高,劳动强度也大,费时费力。

1.2轨道的损坏:由于侧向推力的作用,使轨道侧面磨损,造成轨道铁屑脱落,啃成台阶形,严重影响天车走行。侧向力还能使轨道紧固螺栓松动或断裂,产生轨道偏移,不得不经常调整轨道直线度和两轨道的平行度,磨损严重时还需更换轨道。

1.3增加了运行阻力:起重机啃轨运行阻力加大,将增加电动机功率损耗,造成联轴器被扭断或电动机烧坏。

1.4啃轨严重时,车轮轮缘会爬至轨顶,甚至脱轨造成重大事故。

1.5歪斜过大,会使集电托脱落,从而造成断电或短路打火现象。


2产生车轮啃轨的原因分析


2.1车轮水平偏斜:水平偏斜的车轮,其滚动面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不一致,形成夹角,因此,产生两个方面的分力。纵向分力致使起重机前进,横向分力致使起重机啃轨。侧向力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增大。

当两个车轮向同一方面偏斜时,不论偏斜的是主动轮还是被动轮,运行中均会产生啃轨现象。两个车轮向反方向偏斜,如果偏斜量一样,是不会啃轨的,偏斜量不一样,可抵消部分侧向力,使啃轨现象减轻。车轮的水平偏斜,一个是由于角型轴承箱的垂直定位板不正造成的;一个是由于轴承装配间隙过大,产生轴向窜动或径向跳动造成的。

2.2主动轮直径差:由于起重机两个主动轮直径不同,虽然转数相同,但是造成车轮踏面的线速度不同,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也不同,使得起重机的一侧超前于另一侧而导致啃轨。

2.3轮缘与踏面过渡圆角过大:由于车轮过渡圆角大于钢轨顶面与侧面的过渡圆角,当轮缘与轨道接触时,能使起重机略微抬高,相当于增大车轮直径,造成两轮直径之差,引起歪斜而啃轨。

2.4轨道相对标高差过大:由于轨道标高差异过大,引起起重机一端高于另一端,由于重力惯性的影响,使车体向底侧滑移导致啃轨。

2.5锥度车轮装配错误:主动车轮采用带锥度踏面的目的,是利用锥形踏面在横向滑移情况下,可以自动调整,改变主动轮的旋转直径,从而改变两侧的行车速度,调节超前或滞后使之平齐。因为超前的车轮旋转直径小,导致线速度降低,而被滞后的车轮赶上使之平齐。锥度车轮安装时,两车轮的大头应在内侧,否则会产生啃轨。

2.6车轮跨距的影响:由于车轮跨距的增大,容易引起内侧啃轨,反之,由于车轮跨距减少,容易引起外侧啃轨。

2.7车轮对角线不等的影响:车轮对角线不等,使车轮相对位置不成平行四边形。使两条轨道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受啃,对角线短的一对车轮啃外侧,对角线长的一对车轮啃内侧。

2.8轨道弯曲的影响:当轨道有较大的水平弯曲时,会产生啃轨,当轨道向外弯时则啃外侧轨,当轨道向内弯时则啃内侧轨。轨道弯曲往往因为螺栓松动或断裂造成的,或许是安装误差。

2.9轨道面不清洁的影响:当轨道面有水油冰等污物时,使轨轮间摩擦力减少,因而可能引起起动机打滑或一侧超前而啃轨。

2.10传动系统误差的影响:传动系统齿轮间隙差太大,或传动键的松动,造成两个主动轮启动产生先后而使车体发生扭摆,导致啃轨。

2.11电器的影响:对分别驱动的起重机,由于电机的转速差、电路系统接电的时间差、电阻配备不一致时,都会产生两个主动轮不能同时起动而使一端超前,导致啃轨。


3车轮啃轨的检查

起重机啃轨,往往是由于综合原因造成的,因此,在修理之前,要仔细地观察起重机的运行情况,根据啃轨现象和规律性,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主要矛盾进行修理。在观察起重机运行情况时,要着重以下几点:在起重机起动或停车时,车体是否有扭摆现象、有无规律性、车轮和轨道的磨损情况等等。因此,必要的测量方法是减少起重机啃轨的重要前提:

3.1车轮水平倾斜的测量:

选一段平直轨道做基准,拉一根钢丝使之与轨道外侧平行,测出主动车轮的水平倾斜量。

3.2车轮垂直偏移的测量:

测量前,将车轮端面毛刺及油垢清除,用吊锤线的方法测量。

3.3车轮直径的检查:

对于圆柱形踏面的车轮,用外卡钳分别测量两个车轮踏面处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并相比较,相差太大时要进行修复。对于圆锥形踏面的车轮,应测量踏面的中间,相差太大时也要进行修复。

3.4车轮跨度和对角线的检查:

用线锤或直尺将每个车轮踏面的宽度的中心点引在大车轨道上,在轨道上打洋铳眼,共四点,然后开走起重机,以洋铳眼为准测出车轮对角线和跨度。

3.5轨道的检查:

主要是检查标高和直线性。轨道标高用水平仪测量;轨道的直线性用拉钢丝的方法检查。

3.16传动机构的检查:

在检查传动机构时,要检查车轮的轴向串动情况,车轮不应有较大轴向串动。否则,不但影响轴承的寿命,而且会造成车轮啃轨找不出规律性。同时,还应检查齿轮间隙和联轴节是否松动。

对于集中传动机构,要检查电动机到两个主动轮之间的总间隙。可用反复起动,观察车体在起动时有无扭摆来判断总间隙是否相等。

对于双驱动起动机构,主要检查电机的电流、电压和转速。


4、车轮啃轨的修理


4.1车轮水平偏斜和垂直偏斜的调整:

基本方法是用改变角型箱固定键板的厚度来调整。消除水平偏差应在立键板处加垫片,消除垂直偏差应在水平键板上加垫片。

4.2车轮跨度的调整:

当车轮跨度偏差不大时,通过调整车轮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会得到相应的改变。如消除不了啃轨现象,则需割开定位垫铁,移动车轮位置,保证跨度要求。在移动车轮前,必须测量跨度和对角线,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决定移动那个车轮。

4.3对角线的调整:

对角线的调整应与车轮跨度的调整同时进行,以节省时间及减少重复工作量。

4.4车轮直径偏差的修复:

车轮直径差过大,应成对的更换或修复,不应该只换一个车轮,以免造成直径差越大。

经过调整后的车轮,应有相同直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
对于车轮直径偏差不大时,可把滚动面重新加工修理。修理后的车轮,应有相同的淬火硬度。

4.5轨道的调整:

对于轨道标高局部相差较大的,可调整轨道与行车梁之间的垫铁来实现标高一致。对于轨道的直线性偏差,主要是调整紧固螺丝进行找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因某些原因使车轮不在踏面中间运行,造成轮缘与轨道一侧强行接触,产生水平侧向力,发生严重摩擦,即啃轨现象的发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通过对啃轨现象的仔细分析,运用有效的检测手段,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起重机啃轨的问题,保障起重机的平稳运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参考文献;

【1】对桥式起重机检验中啃轨问题的探讨 [J] 李慧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14)

【2】通用桥式起重机大车啃轨现象分析 [J] 王鹏 宋戈 郑权 科技展望 2016(09)

【3】降低起重设备天车啃轨现象的技术与应用 [J] 马英辉 河北农机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