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思考

熊帆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创意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严谨和准确,可让学生牢牢掌握充足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训练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案,使学生能在正确引导下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呢。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意思维;重要性

高校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意思维习惯,使其能掌握创意思维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问题情境,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思维训练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观察、创意思维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重要性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意思维是其进行设计和创造的源泉;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服装、工业产品、动画媒体、平面等,而这同时也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意思维提出诸多要求。面对当前时代发展、教育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得到优化和调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上,使其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并将这些灵感、创意思维应用到具体的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都提出较多要求,需要学生能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固化思维模式的束缚,逐步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想实现学生创意思维的提升,那么就需要教师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能围绕着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探索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想法和思路,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无论是万有引力的发现,还是浮力定律的产生,都来源于问题,这能体现出问题对学生思考和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行分析和探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除了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外,教师还可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从自身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深入探究。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激活其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剖析教学内容的结构,探究知识体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实现其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步提升。当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拓展和丰富,其能逐渐感受到质疑的快乐,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果学生能处于一个较为轻松、不受拘束的环境中,那么就能更加顺利地完成设计,也能设计多更多有趣的作品。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设计时,如果学生能处于愉悦、积极的氛围中,那么就能获得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态。因此,要想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就需调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融合起来,深入到学生群体中,成为其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发现学生存在的问,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此外,教师还应当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多多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当利用这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第一课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全身心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创新和优化。

(三)开展有趣的创意训练活动

第一,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创意思维和学生想象能力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之所以人与动物存在区别,是因为人具有思考的能力,思维的存在可实现想象能力的发展。无论是何种发明还是设计,都与想象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如果产品缺少良好的创意,那么将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时,教师可先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将其应用到作品的设计中。

第二,开展有趣的创意思维训练。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普遍会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1]。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时,教师也可运用类似的方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物件,开展“一物多用”活动,逐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将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突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

(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习惯

1学习多元文化

如果学生能拥有良好的创意思维,那么就能实现其艺术素养的稳步提升。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时,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带领学生去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在学习这些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充足的艺术理论知识,拥有更加深厚的艺术文化内涵

[2]。为了顺利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具体的市场需求,需要高校能带领大学生去学习更多知识,如市场营销学知识、艺术理论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文学常识、人体工程学知识等。如果学生能掌握更加广泛的知识,涉猎更多的门类,那么其知识储备将会更加丰富,眼界和知识面也将会更加广泛,而这可为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善于捕捉灵感

灵感可实现新思路和灵性感性的联结,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对于普通人来说,灵感通常都是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的[3]。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创意思维习惯,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做好长期的预备活动,使学生能认真观察生活和事物,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捕捉另案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强调随心、清心,切记戒骄戒躁,带领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将生活中的点滴发现转变成超能力和灵感。此外,为了切实增强学生的灵感效果,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灵感,那么教师就需鼓励学生相互交换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经常性开展设计活动和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意思维。

3善于发现美

创意思维通常来源于学生的灵感,而获取灵感的方法和途径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深入观察[4]。很多有意思的创意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并不缺少创意,而是需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观察美的眼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生活,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在明确艺术设计主题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使其能在生活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同时努力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意思维将会发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学生日后创业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开展不同的思维训练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创意思维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莫小敏.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J].艺术家,2019,000(002):P.96-96.

[2]陈一鸣.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开发与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0(005):227-228.

[3]张爽.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No.204(17):118-119.

[4]陈建勋.创新思维教学对艺术设计学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导向作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00(02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