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松菇(大球盖菇)林下种植技术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乌蒙松菇(大球盖菇)林下种植技术浅谈

陈金用

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林业站 六盘水 水城 553600

摘要: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林下经济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途径”。水城区营盘乡作为过去的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加上属于纯农业乡镇,发展林下种植,有益于加快本地产业的发展,推广乌蒙松菇林下种植技术,从而可以提高种植效益。

关键词:松菇 林下种植 技术

1.概述

水城区营盘乡是纯农业乡,森林覆盖率92.34%,罗多村大滥坝千亩松林资源得天独厚,海拔1700米左右树种全部是青松类,属于纯针叶型森林,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所释放的芳香痉可以祛除和杀死病菌,也能驱赶蚊虫,林内空气十分清新,夏季林下温度不超过28℃。由于青松的特性,林内树杆3米以下基本没有枝叶,长年松针散落覆盖,林下不易长出杂草,所以林内透光,空气流动性好,因树冠枝叶茂盛,晴天林下阳光呈星星点点散射状,不会被暴晒,松针覆盖,容易保湿;雨天降大雨林里飞细雨,不易冲刷,具备天然的“雾状”浇灌条件,林中干净舒适特别适宜林下种植,更适宜种植乌蒙松菇。乌蒙松菇也叫大球盖菇(赤松茸),品质:天然环境自然生长,新鲜结实,味美营养。种植基料:以天然木屑为主,辅配玉米芯、麦麸皮和石灰粉。种植方式:纯天然绿色林下人工种植,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盖地膜,只盖松针[1]

6135bf685fe6e_html_a302868cf87c4ed5.jpg

营盘乡千亩松林资源

6135bf685fe6e_html_1d1c4bd688669a8c.jpg

松林环境一角

2.技术简介

2.1地块选择与播种

林下地块应选择树林茂密、遮光较好的针叶林地块。将选择好的地块用人工对场地上的干树枝及杂草等杂物清理干净。根据林下地块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栽培就地直接铺料,铺料宽40--80厘米(坡度较小的地块可横向开短畦2米左右,如果是梯田型地块可横向开短畦,一般2--3米即可,每畦之间留出4--60厘米左右的道路,以利排水和采摘)。栽培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预备好水源,其次用爆石灰粉散撒在地块里进行消毒,应在种植前5天进行消毒。当第三次翻堆料温度达到75℃开始下降时进行混拌散堆降温。即把培养料彻底混拌均匀,达到主料与辅料均匀,料水均匀,并把料铺散的面积大一点降温,(低温季节,头天下午散堆散热,次日铺料播种;温度较高的月份,最好要在料温下降时再铺料播种最稳妥)。铺料前,先提前把基料铲过来散开散热后再铺料,铺料播种前料温以24—26℃为宜,最高不超过27℃最为稳妥。铺料播种:先在种植地块上撒灰线或拉线铺料或直接铺料,一般铺料料后20厘米,先铺17厘米上下的培养料,料款40—60cm上下,可稍显梯形;把碎菌种用塑料箕撒在料面上,再用手稍加摆放调整距离,每块菌种相隔约3—5厘米即可,播种要提前碎种,可提前一夜准备点碎菌种。把菌种扳成枣或小核桃大小,放在遮阳网或塑料膜上并摊薄散开,以免烧菌。播种后,在菌种上再铺撒一层2—3厘米的培养料,即基料盖住菌种即可。据实践经验,菌种用量一般按500克/平方米播种量即可,气温较高时应相应增大菌种量,通过竞争抑制杂菌生长[2]

6135bf685fe6e_html_25106cf599a5f566.jpg

菌种摆放

6135bf685fe6e_html_a390c6ea1892e013.jpg

种植盖料

2.2覆土与浇水

播种后随即覆土,如果是开沟播种的,播种后用锄头把两边的土回覆到料面上即可(厚度一般3—5cm)。最好是上午覆完一棚就浇一棚的水。但在一天的高温时段(12点—15点)还不要浇水,要在下午17点以后或晚上完成浇水。浇水程度是把覆土浇湿浇透即可,即使水进基料也不能多。覆土与浇水后就要覆盖松针,以便保湿易于发菌管理(也可以覆盖松针后再浇水)。发菌管理覆土后用1—2天的时间把覆土浇透,浇透水后就随即覆膜,用最厚的白色地膜(温度较高时<18℃以上>可不用覆膜),覆膜后,可在膜上再盖上松针、树枝,和在畦面中间位置插上0—100℃的温度计,深10cm上下即可。最好要有专人负责巡观林温(在距地面1.8米处挂表)料温,并做记录。控制料温在28℃以下, 最高不能超过30℃。

2.3出菇管理

(1)催菇

当菌丝吃料达到2/3或超过2/3以上时进行催菇。用2—3天的时间把覆土浇湿浇透(若果基料里缺水,可同时补水至含水量达到65—70%,但这样出菇会推迟5—7天)。出菇后,即按常规管理即可一般播种后15—20天上下不用浇水,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料温的变化,需要时可适当往松针覆盖物上喷施少量水。20天后定期观察培养料情况,大雨时要注意排涝,水分不足时可适当浇水,平时注意向种植床喷雾保湿。一般栽培3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栽培料。菌丝长满1至2周后菌丝长出覆土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2)出菇管理

如遇天气干燥,每天早晚向种植床喷雾,根据少喷,勤喷的原则保持菌床水分,雨天菌床湿润,可不用喷水。

2.4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子实体从现营到成熟高温期仅5至8天,低温期适当延长。采收时用手指抓住菇脚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采收后在菌床上留下的洞穴要用土填满。除去菇脚所带泥土即可大上市鲜销,分级包装。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135bf685fe6e_html_cf8751ebd6285540.jpg

出菇

6135bf685fe6e_html_311312ae55be442b.jpg 采摘的鲜菇上市

3.结束语

水城区营盘乡充分利用当地土壤资源、气候资源、林下资源,乡林业站技术员提供乌蒙松菇的技术管理,乌蒙松菇在营盘乡罗多村种植成功,并加以推广,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同时为推广乌蒙松菇产业化种植提供了示范。

参考文献:

  1. 王爱仙.大球盖菇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食用菌,213(6):53-54。

  2. 曾绩.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农业科技.201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