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精神与阳刚之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论体育精神与阳刚之气

李明川

广西医科大学

摘要:“男生女性化”是当前社会和教育中的一大怪象。男性因为天生力量和体能方面的优势,在社会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男性女性化的特征,让男性失去了阳刚之气,变得有没主见,不能承担责任,在社会中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因此,教育部门要求,要以“阳刚之气”转变学校中男生女性化的现状。在当前学校和教育中多种原因导致了学生缺少阳刚之气。体育锻炼和体育精神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本文在解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阳刚之气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以体育精神锻炼阳刚之气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精神;阳刚之气;学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学校的老师说,班里的男生胆小,被女生欺负。班里的男生没有女生有责任感等问题。许多人听到之后,往往是一笑而过。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男性阳刚之气的缺失,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最直观直接的影响就是,在未来男生不能担当建设祖国的责任。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塌了。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做出改变,培养男生的阳刚之气,让他们能够在未来撑起祖国的天空。

一.相关概念

  1. 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广义上来说就是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或者体育锻炼中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和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比如奥运精神,就是体育精神的一种。从学校体育教育的方面来说,体育精神,就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老师培养的对学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品质。体育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可以养成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这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提升学生的阳刚之气。

  1. 阳刚之气

阳刚之气的说法,从古就有。在古代,阳刚之气专指男性的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比如:坚强的意志,比如宽阔的胸怀,比如远大的志向等。阳刚之气是对人气质和意志的形容词。现代一般用阳刚之气,来形容男性有男子气概,有意志有正气,有胸怀,能担当责任等特性。对学生而言,阳刚之气,就是有着坚强的意志,有拼搏的精神,有抵御挫折的能力,有实现抱负的行动,有团结友善的待人接物等。当前学生缺失阳刚之气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如果转变这种现状,让中国的男性在担起民族复兴的重担。是当前学校教育急需做出的改变。

(三)体育精神对阳刚之气的促进作用

面对学校教育中,男生阳刚之气的缺失,我们可以用学校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体育精神对阳刚之气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简单来说。一,体育精神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坚强的意志是阳刚之气的重要标志。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日常的体育教学,老师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开发学生的身体极限,锻炼学生的忍耐力,通过不断的自我突破达到磨练意志的作用。二是,体育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在体育运动中,团结协作,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等精神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心胸和气度,能够让他们在与人相处中学会宽容和谦让。三是,体育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担当与责任感。体育赛事,是运动员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担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这种责任和担当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培养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二.当前学生阳刚之气缺失的原因

  1. 网络条件下,外来文化的冲击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的冲击。这让学生对男性的行为和定义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不成熟的学生,受这些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会产生模仿行为,使得其行为和内心女性化特征明显。具体来说一是,网络上一些模仿行为给学生带来了错误的观念。在网络上,有许多男性通过模仿女性,或者女性化行为来获取关注。在学生看来这些行为是时髦的,有趣的因此会进行一定的模仿。二是,在国际化过程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对中国男生女性化影响最深的是韩流文化。在韩国偶像剧,或者明星的影响下,中国现在流行奶油小生的男性审美。他们过多的注重保养和化妆,在性格和行为上也偏向柔美。这让学生在偶像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树立了一个错误的男性形象。

  1.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当前社会,年轻人因为各种压力往往长期在外拼搏。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或者女性家长承担着主要角色。长期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失,让孩子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男性对象,行为和性格也就逐渐向女性家长靠近。具体来说。一是,男性家长的缺失,让学生缺少了家庭教育中阳刚之气的影响。父亲一般是一个沉稳大气,有责任有担当的形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男孩子会无意识模仿父亲的行为,女孩子会形成以父亲为标准的男性审美观。这样环境下,学生的阳刚之气就不会缺失。二是,在长期家庭教学中,母亲细致,温柔,情感细腻的照顾,让孩子产生过多的依赖,这样他们就缺少了应有的担当,同时对母亲行为的无意识模仿造成了男生女性化的重要原因。

  1. 学校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忽视

面对“内卷”严重的竞争现状,学校和家长在教育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上。学校教育中存在忽视体育教学的现状。近年来,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过去长期时间内,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忽视一时间难以改变。体育课程的忽视容易造成以下几个男生女性化的因素:首先,男生缺乏锻炼,在身体素质和体型上缺少阳刚之气的外在形象。长期缺乏锻炼,让男孩子,体质较弱,身体素质差,缺乏力量。而这些都是阳刚之气的重要因素。二是,缺少体育锻炼,也就缺少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变得意志力薄弱,不能抵抗挫折,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这些特点都是和阳刚之气截然相反的气质。

三.以体育精神培养阳刚之气的方法

  1. 以体育精神激励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意志

要想以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就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体育教学。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首先,以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阳刚之气的外在形象。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够在能够提高力量,增强体质,面对困难就有了身体上的优势,也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退缩。其次,要以体育精神培养学生阳刚之气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有强度的锻炼,不断的突破,让学生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通过成功,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通过奋斗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通过比赛中的合作与对抗,教会学生协作和谦让的正确行为。这样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学会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嫩巩固有担当,会拼搏,懂合作,知谦让。这些都是阳刚之气的重要特征。三是,以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抗挫能力。当前学生抗挫能力差,遇到挫折容易后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通过体育锻炼中学会的拼搏和坚持,就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抗挫能力。

  1. 以体育精神触动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

阳刚之气既是一种外在的气质,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体育精神来触动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以正确的志向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一是,以运动员的责任担当,树立学生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体育锻炼之外,老师可以通过对相关运动的运动员的事迹讲解,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国争光。二是,以运动名人的事迹,成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建立自己奋斗的目标。运动名人,在成功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辛苦和磨难,他们以强大的意志和坚持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些都是学生可以学习的对象。有利于帮助学校建立远大的理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男生女性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体育教学,运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具体说,要用体育锻炼和体育精神培养学生阳刚的气质,要用体育精神激励学生建立阳刚的内心素质。这样才能达到用体育精神培养阳刚之气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李朝晖.新时代的“男子汉教育”赞——析“阳刚之气”及培养[J].体育教学.2021,41(02)

[2]刘博文.在体育教学中弘扬和落实中华体育精神[J].中国教育学刊.2021,(07)

作者简介:姓名:李明川(出生年份—1978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职务/职称中级,学历研究生,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思政领航,重塑大学男生“阳刚精神”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2021JGB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