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乡村英语教师核心素养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浅谈提升乡村英语教师核心素养问题

刘锦钊

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中心校 江苏兴化 225747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村师资,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是教育大家园中的一块短板,尤以英语师资的短缺最为突出。就笔者所在的乡镇学校而言,全校十多名英语教师中,源于全日制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少之又少,英语教师群体专业素养很不理想。教师年岁偏高,目前在教的英语教师中有四名是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这些年龄55岁以上的老教师都没有正规英语专业教育背景,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普遍存在,近年来这些问题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

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着年轻教师进不来和留不住两大问题,面对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特别是英语教学方面的困境,我想就如何提升教师的英语核心素养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英语核心素养涵盖了很多方面,概括起来说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等四个方面。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因此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核心素养的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首要的问题在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该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与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必备的专业素质,反过来说,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教师自我核心素养提高的过程,但如何达到师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双赢”效果,我想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乡村英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和与时俱进的观念。乡村中老年英语教师课堂始终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固化模式,普遍存在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学校应打破论资排辈惯例,鼓励中老年教师虚心向年轻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烘托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技巧。

其次,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和文化认知;要从培养“全人”的角度出发,来改变学生的心智和生活。当然所有这些素养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乡村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上花硬功夫,转益多师。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汲取养料的重要途径,鼓励乡村教师向多媒体请教,通过观摩名师的课堂实录不失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名师的课堂实录中学习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仔细猜摩名师课堂架构和语言技巧,做到活学活用,大胆实践。

最后,校内定期的教研活动必不可少。学校要多组织乡村教师多上公开课和观摩课,多请优秀教师做点评,切中要害,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乡村学校英语教研风气普遍不浓,规定的互听互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我曾见过执教者课后谈教后感,他自认为“精彩”的地方,在众多听课的老师眼里恰恰是他的课堂败笔。因此严肃而真诚的评课是乡村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也是提升他们课堂基本功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强调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养成、心理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等无一不是通过教师核心素养的辐射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去怀抱教育,构建每一节有效课堂。

第二、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

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的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等诸多方面。这就需要学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组织校内和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学校教研组应该及时跟进,帮助教师分析课堂得失并加以改进。课堂教学整改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堂研讨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己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并加以弥补。笔者每个学期都有很多机会参与过这样的研讨会,但美中不足的是农村学校的研讨会开得不够深入,点评人或是碍于情面,或是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总是显得不温不火,好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评点,更未能对执教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因此说这类教研活动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研目的,也是农村英语教研活动的一大缺陷。

英语核心素养听起来似乎有些高大上的味道,其实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如:商场购物、餐馆就餐、陌生人问路等场景,都需要老师去精心设计。而乡村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的问题,这在中老年英语教师身上尤为严重。不少教师还沿用以往重语法分析、轻情景生成的旧时模式,切实改变这个局面,需要学校领导真正的重视起来,尽可能地对本校教师加以培训。笔者所在的学校,仍有部分教师无法做出较为理想的课件;有些教师图省事,下载了网上现成的PPT,然后一字不改地搬到自己课堂上,结果由于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不足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局限,结果搬来的东西因为“水土不服”,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课件中呈现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面对教师实际教学水平和操作能力,学校有必要组织教师学习多媒体操作,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辅导,要求每个教师都会操作并积极使用。这在城市学校早已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乡村学校却是棘手问题,所以乡村学校应大力提倡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将教师课堂使用多媒体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教师自觉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善英语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1.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长效机制,让城乡教师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农村学校仅凭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完全达到切实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目标,这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来协调解决。如鼓励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交流任教,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这既是均衡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可行办法。笔者所在的乡村学校,目前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都有城市优质师资蹲点任教,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农村学校应当积极策应教育主管部门这些举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组织农村教师深入城市名师课堂,直观观摩,来提高乡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定期邀请校外名师走进农村教师课堂,来帮助提升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良性互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长效机制,让城乡教师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英语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及长远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最终成长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锦钊,1965年6月出生,男,汉族,江苏省兴化市人,大学本科,初中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