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试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

陈道雄

东方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注重各方面的管控,做好项目选址、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等工作。,对促进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系统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对工程项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说,正逐步向高层和大型化发展,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更需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工艺。现代建设项目的实施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仍有一些工人为了赶工期,受实际条件的约束或经常忽视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单位通常会忽略自然灾害、设备计划变更、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受到较大影响,将无法保证工程的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1]。

2建设项目管理问题

2.1缺乏意识

为了保证项目管理的实施,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当前的项目经理有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和监督职能。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发展规模,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多数企业在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同时关注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成本降低的关键点。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管理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地位不高[2]。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还比较弱,难以保证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同时也无法保证项目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此外,目前仍有一些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重视环境和施工秩序。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混乱和缺乏顺畅的连接,不仅会对项目的建设进度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引发大量的工程事故和隐患,严重影响资源利用效率,导致资源过度浪费,往往对企业实际效益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目前的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相对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当前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导。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分析,由于自我意识相对薄弱,管理体系在制定过程中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未能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必然会对各项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规范性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者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和评价标准,导致工作难以严格执行,导致项目管理严重缺乏实用价值[4]。其次,还存在各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相关部门的施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相对欠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派出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工人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合理操作,资源浪费和操作失误时有发生。此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专业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和完善,必然会阻碍和制约企业施工质量的提高。

2.3人员素质不足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员工素质是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分析和研究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年龄结构不平衡或者员工素质低。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各项任务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团队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严重滞后,对工程企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和制约。

3建设项目管理措施

3.1增加关注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从领导者做起,重视项目管理。要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奠定重要基础,必须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地位。首先,对于现代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部门主要成员的职责和职能,制定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其次,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项目管理的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安全和质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实现标准化作业,危险作业和高空作业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应加强各种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在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因素,进一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促进施工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2完善管理体系

目前,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管理的理想效果和目标,管理者有必要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度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另外,对于目前各大建筑企业来说,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需要保证各种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保证全面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和秩序等因素,为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重要的基础和依据。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资源浪费或经济损失,需要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职责,并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全体在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在制定现行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扬尘和噪声的控制,促进工程建设的综合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3创建专业管理团队

目前,项目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对相关管理团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创新的思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只有这样,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在建设管理团队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所有员工都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所有工作都要经过在职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二是目前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培训教育计划,对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在保证自身专业能力的前提下,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和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丰富员工自身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当前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第三,为了有效保证目前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够得到更新鲜的血液,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为目前的项目管理团队输入更新的动力,同时有利于为高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快速就业。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学校和企业才能共同进步和发展。

3.4完善监管体系

监理制度是工程建设的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工序复杂多样,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对工程施工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监理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监理人员需要按照企业相关规范和制度开展工作,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标。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内部人员,树立监理意识,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现象,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从而有效保证项目管理效果达到理想要求。此外,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在执行和落实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为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2]孙启龙,许凯.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5):70-71.

[3]路广.试析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价值工程,2020,39(15):28-29.

[4]乔莲,方永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