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抵御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浅析如何抵御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段子涝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所以,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迅捷便利的同时,如何抵御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负面影响


一、网络的功能、特点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主要有以下四个功能:一是即时通讯功能。这是网络最基本最常用的功能,人们可以依靠网络实现快速可靠的远程通讯。二是社交功能。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人际交往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社会阶层等因素的限制。三是贸易功能。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实现网上购物、售票、转账汇款、货场贸易,等等。四是资源共享功能。凡是入网用户都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网络之所以广受人们欢迎,不仅因为网络有着强大的功能,更主要的在于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虚拟性。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形成的虚拟环境,让人们身临其境,真正为我们构筑起空中花园,任何人在网络交往时,其性别、年龄、身份、性格全部可以淡化。二是开放性。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空间,任何人只要能够上网,无论身在何处,通过互联网就能拥有一样的网络资源。三是自由性。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很难做到对网上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也不可能对网络信息进行逐一核实,由此引发的网络炒作事件网络谣言很容易干扰人们的视线,甚至还会引发公共安全危机。四是隐蔽性。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功能。在网上只用一个代码来表明身份,人们不必与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没有了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网络空间在为人们的交往提供巨大便利,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是良莠不分,易腐蚀渗透。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近几年,美国国会连续通过拨款法案,为“美国之音”等一些臭名昭著的反华宣传媒体设立对华网站,与我们党和政府进行政治上的较量。西方敌对势力针对我国大部分网民是年轻人这个特点,在价值观形成期搞“介入疗法”,从交往、消费、娱乐、生活方式入手,妄图“洗脑”“惑心”,在青年一代身上实现“政治转基因”。青少年猎奇心理强,理论素养不高,很容易被腐蚀拉拢。二是真假难辨,易混淆视听。由于目前相应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导致网上的一些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比如,有的故意编造谎言,运用技术手段制作假照片、假视频,有的恶意炒作热点敏感问题,有的蓄意拨弄是非,有的肆意歪曲历史,等等。对此,如果我们不辨真伪,盲目转发、评论,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三是疏忽大意,易泄露秘密。据统计,截止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特别是在手机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在随时随地享受网络带给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保守秘密成为难题。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互联网的主导权,全世界大部分网络信息都要经过他们的交换机进行处理后,才能发往世界各地。从国家核心机密、军事秘密,到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只要借助网络来传播,就有泄密和被窃取的风险。四是不知节制,影响身心健康。据心理专家介绍,普通人如果长期迷恋上网,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不仅会造成神经衰弱、视力下降、椎和腰椎突出等身体疾病,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将现实与虚拟颠倒、出现幻觉,甚至酿成惨剧。

二、抵御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主要对策

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既不能用驼鸟心态面对新情况,又不能不加甄别地放任自流,必须以审慎科学的态度、因势利导的方法来理性对待网络,努力让网络助力成才、为我所用。一是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有人说,拒绝网络就等于拒绝时代。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弊”,就拒绝网络,如同我们不能因为空气中有杂质而放弃呼吸一样。正如习主席所讲,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一味地拒绝与排斥,只会裹足不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网络,充分发扬“拿来主义”精神,积极利用好网络这个载体平台,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生活在网络时代,不懂网络知识无异于文盲。各级各类院校及培训机构要尽可能多地让青少年学习掌握一些网络常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正确上网,铸牢防火墙。网络内容丰富,信息繁杂,是不同意识形态、文化观念、道德理念和生活方式激烈斗争的阵地,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红色”信息,也有虚假颓废的“灰色”信息,还有低下粗俗的“黄色”信息,更有蛊惑有害的“黑色”信息,这些都容易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影响。网络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低俗的精神垃圾就会趁虚而入。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线。特别是在事关政治信仰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要头脑清醒、主动预防,自觉遵规守纪,明辨是非界限,提高自身“免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文化的侵蚀影响。三是适度使用,养成好习惯。目前,青少年触网比较早已是一种普遍现象。现在青少年外出最常见的是登录微信、QQ、刷抖音。过去学校里学生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看小说、听收音机,现在则是看手机。这几年,学校里学生旷课逃课问题日渐突出,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难以忍受“网瘾”。网络没有篱笆,如果经不住诱惑、无节制上网,就可能陷入网络“陷阱”,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青少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用网有节制、上网不痴迷。要控制上网时间,自觉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管理和监督,千万不能为了上网无所顾忌、肆无忌惮。对于用智能手机上网,要严格遵守时间规定。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含辛茹苦的父母盼望成长成才,中国梦路上需要努力去拼搏奋斗,切莫被一方小小的屏幕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对于沉迷网络甚至不能自拔的青少年,要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屡教不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处理。

作者简介:段子涝,男,汉族,(1977——),河南兰考人。讲师,工程硕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