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供电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武冀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松山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当今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提升了电厂的工作压力。安全生产对电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工作人员违规现象严重,缺乏应有的安全防护意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不合格,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混乱等。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供电企业生产作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电力行业在新形势下,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发展背景的影响,也在进行着积极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行业,也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现代人对电力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要保证整个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如今,我国电力企业在日常运作时,与其相关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促使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提升,其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电力企业要在日常运作时,加强科学合理的管理,通过一系列科学化的技术措施,为电力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1 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技术

    1. 建立风险管理基本理念

电力企业需要一个基本的安全管理指标。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基层员工还是上级领导而言,安全生产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后续安全管理手段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当前的安全管理要点。严格制定风险管理技术,并促进风险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一旦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便可有效地减少风险的产生。基础风险管理体系是整个风险管理技术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员工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之中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过程是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点。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办法,其能够及时地判断风险发生的几率和损伤发生的原因。第二,风险识别过程。该过程是识别施工中出现的风险类型的重要过程,也是风险处理的前提。只有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种类有具体的认识,才能确保风险处理工作顺利进行。第三,风险处理过程。该过程是保证风险得以控制并将其解决的过程,风险的处理要有科学依据,同时还要明确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以保障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与电力企业的各个部分充分配合,科学监视电力生产工作过程,并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开展突击检查,这种做法既能提升员工的生产工作效率,还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细化责任落实制度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在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的同时为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制定科学的生产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责任,并加强监管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提升生产环节中的风险管理有效性。

    1. 可持续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电力生产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要电厂还在正常运作,就需要保证风险管理体系发挥稳定的作用。因此,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和生产环境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保障风险管理制度的稳定性与可行性,才能确保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员工入手,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保证各个生产环节有序地运行。以奠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1. 提升风险管理的实用度

风险管理的实用度是保障员工基本人身安全与企业稳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要经过大量的实际测试与理论研究,将实用的风险管理措施与生产工作相结合,并根据风险管理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适当的更改。企业管理措施的制定者要十分熟悉基层的生产情况,才能制定实用程度高的优秀风险管理制度。

2 电网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电网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供电的主要构成部分,保证电网在运行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保证电力企业稳定运行的基础。电力企业管理电网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特征、电网架设的地理位置、电厂的运行模式等有十分详细地了解。以方便对电网的故障风险、危害以及波及范围等进行估算和预测。经常性地对电网进行实施评估,并对电网的负载、N-1静态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预评估,同时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预处理措施,做好定期的检修工作,规划电网的设计与电源入网的方式,明确事故调查规范,并制定合理的电网管理条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网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质量。

3 设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供电企业设备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整个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首先要确保设备的良好质量。在电厂的建设过程中就要确保使用质量过硬的设备,设备质量的优劣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设备的风险管理时要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来甄别其具体质量。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需要对照供电企业制定的风险管理条例与风险处理守则来开展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运行工作。风险评估部门在进行设备的风险评估时使用的工具要也同样需要经过科学地评价与校准后才能投入设备的检测工作中。设备检测人员也要对设备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评估。在设备自身存在缺陷的前提下,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 作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第一,人工作业风险管理关乎着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风险管理。首先,在人员任务安排的方面,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在上工前确保人员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正常,随后统一规划人员配置和设备状况,从时间、工作进度以及工作质量三方面合理安排工作,以排除作业管理中由于管理不当和人员技术问题引发的风险。

第二,在工作强度上,要保证每个人都能负责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绝不超负荷长时间工作,并做好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岗位工作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基础工作能力,防止错误操作发生;在各处张贴安全标语、在危险处拉警戒线、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并主动邀请风险评估部门对工作现场进行评估与考察,及时处理危险隐患。

结束语:

       结合以上分析得知,只有保障了供电企业生产作业中的合理性与安全管理力度,才能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处理预案,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隐患问题,才能有效地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伍德.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在供电企业的应用效果研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70-171.

[2]马健.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192.

[3]夏兴.浅析电力生产技术和电力安全的关系[J].化工管理.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