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牛利可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39

摘 要: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建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生态理念的重视。近些年,室内设计污染事件频发,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为此要逐渐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中,将生态理念和创新设计结合到一起,才能设计出节能、经济、美观的公共建筑,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先概述公共建筑生态型室内设计的要求及内容,提出一些结合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方法策略,希望为公共建筑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共建筑 ;室内设计 ;生态理念 ;节能

室内设计创作革新的过程,视为创新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融入生态理念,可以创造生态型室内设计,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较以往的设计理念不同,生态设计主要追求节能、降耗及环保,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建筑的外部环境,尽可能使用一些自然设计元素,包括土壤、绿化、水资源等,既可以增加内部空间的美观性及创新性,又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一、公共建筑生态型室内设计的要求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绿色设计原则,既要满足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找到设计的平衡点,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引入绿植,既可以起到点缀环境的效果,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打造出温馨、自然、美观的公共建筑内部环境。空间与环境设计都是公共建筑的重要部分,要选择适合的设计手段,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及材料,将室内空间融入整个建筑环境中,先确定空间的大体结构,再对其进行细化处理,选择环保节能的设计材料,

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创新设计内容分析

2.1 空间界面

空间界面是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色彩、材料、形态哪一方面出现变化,都会对空间界面带来不小的影响。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公共建筑的实际需求入手,选择适合的界面形状、材料及颜色。

在选择截面的形状时,如果选择弧形界面时,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柔和的感觉,营造出温馨柔和的室内环境,选择规则整齐的截面,则会带给人一种严厉的感觉,适合用于设计办公楼、政府机关楼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在选择截面的材质时,如果选择木质材料,就会增加空间的亲和度,让空间可以更容易融入周边环境中,如果选择混凝土材料,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冰冷严肃的感觉。在选择空间颜色时,不同颜色给人带来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如果想要营造出温馨自然的氛围,可以选择一些暖色调,如果要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则要选择冷色调。

2.2 光的设计

在空间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光纤问题,仅仅依靠阳光照射,无法满足公共建筑整体的照明需求,为此要合理设计光线,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设计中,首先要进行电路设计,确定灯具的安装位置,接下来要考虑到外界光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并且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还要保证室内的舒适度,如果外界光线过于强烈,不但无法起到照明的作用,反而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为此要在空间的创新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控制外界日照光线的强度,同时也可以结合生态理念,让公共建筑更轻松的融入周边环境。

2.3 色彩设计与材质选择

在设计空间色彩时,要了解到人们的内心需求,选择适合的颜色,并对多种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色彩设计的作用。在选择空间设计的材料时,应该遵循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将环保理念融入空间设计,选择天然材料,同样可以避免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危害身体。

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

3.1 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就对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

(1)较以往的空间设计理念相比,更加注重环保、生态、节能、降耗等方面,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到空间设计中,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公共建筑,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积极寻找创新设计方法,并将其与生态理念相结合。(2)在结合生态理念以后,产生了生态型空间设计理念,既可以让建筑更容易融入周边环境,又可以减少公共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举两得的作用,推动了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2 挖掘传统空间的特点

在融入生态理念以后,对空间特质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例如日本在设计传统建筑山水庭院时,挖掘其空间特质,强调建筑的通透性,为了满足该要求,选择纸张作为建筑材料,减少了建筑的厚重感,打造出一个轻盈规整的日本馆。

3.3 运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

在完成公共建筑的整体设计以后,需要选择的材料及工艺,为了实现无毒害的室内设计,可以对工艺进行替换,先了解建筑的结构、外形及功能,引入生态工艺,可以最大幅度减少室内设计带来的污染。制定多套设计方案,并对每套方案的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除了替换工艺以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高效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可以调控室内温度,又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在装饰环节中,也要选择一些具有自然元素的材料,例如天然石材、木质地板、纺织品壁画等,都可以增加公共建筑的生态美观。

四、住宅区公共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科学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科技发展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当下的空气污染、水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都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所以,人们在享受富足的生活、关注建筑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生活质量,比如周围的园林布局、阳光照射以及生态环境等。 不管如何,人类始终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所以,住宅区公共建筑将会不断朝着生态化、绿色化发展,虽然当下我国的建筑还处在实用阶段,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更加契合人文和生态结合的主题。 总而言之,我国的居住建筑群将会在继承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实现人文和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每一座建筑都是代表着当代的人文, 是反应文化特征的象征,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并传承文化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尤其是对建筑行业而言,除去要求达到人们的基本需求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内涵。 所以当代的居民小区要以生态环保为中心,公共建筑的设计要绿色无公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保证建筑的美观性及舒适性外,还要具有环保性及生态性,将生态理念与空间设计相结合,减少室内的有害物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范靓.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方法[J].居舍,2019(29):101.

[2] 肖丹.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探讨[J].居舍,2019(29):115.

[3] 李俊斌.对住宅区公共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38):94-95.

[4] 孙鹏.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0):90-91.

[5] 李根 .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 [J]. 绿色环保建材,2019,143(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