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分析---以攀枝花学院为例

/ 2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分析 ---以攀枝花学院为例

刘凡 杨航 陈玥

四川省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以往都有了改变,社会整体对精神生活的建设也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也被给予了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责任,这让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加的关注,这使得调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成为必要,让我们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其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差异,为学校、家庭解决在校大学生相关问题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培养大学生对幸福追求的能力及品质提供建议,也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格思想,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字】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前言:

幸福感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研究领域,由于幸福感的主观性,对于幸福感的调查能很好的体现出被调查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主要通过调查中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以及其影响因素体现,那么不科学,不正确的幸福观就反应不科学、不正确的相对抽象的三观,这可能成为在校大学生相关问题的来源,例如愈发明显的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又是今后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同样影响着日后他们步入社会能否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及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进行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不仅是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样也是为我们的未来负责。

二、对象与研究方法

对象:2019年5月底至12月初本调查小组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十四个二级学院的在校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参与调查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同时进行线上调查与线下问卷调查,收回共732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现状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较强的幸福感,其中近87.42%为自己的幸福程度评分在60分以上,评分在80分以上占到了47.26%。幸福的主要来源数量前三的分别是家庭和睦、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以及身体健康,分别占到了调查总体的80.32%、75.40%、73.22%,然而当大学生面对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和自身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等因素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幸福感,主要原因为未来就压力大、自己期望过高,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缺乏成就感,比例分别为77.59%、62.84%、54.64%。

  1.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本调查主要对幸福的影响因素分为六个方面,。其中个人因素占到了总体人数的48.21%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其余分别是学校3.57%、家庭26.79%、社会12.5%、环境5.36%以及其他3.57%。下篇将详细阐述占比较大的三个因素。

1.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总体而言,除其他选项,其余选项均占比较高,其中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占到了80.36%,身体状况占到了71.43%,最低的为生活费用69.64%,对于现今大学生幸福感影响最大的是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也反映出日常中降低大家幸福感的主要问题。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幸福感的拥有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起作用不可小觑。调查显示,在家庭因素中,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分别占到了80.36%和94.64%,这也就表明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3.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面临着学生走向社会的身份转换,调查中就业带来的压力占到了91.07%,其次的是占比公民素质80.36%,以及国家政策64.29%。对相应专业就业形势的不明了,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国家政策的不了解都较大的较大程度的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

四、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尤其年龄段的独有特征,处于学校与社会交替阶段的情况,使得大学生即需要面对的挑战即来自于学校,学业成绩的提升,大学同学的人际相处,都有以往的校园生活有所不同,同时大学生也要面对即将步入社会未知命运的挑战。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从而建立健全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現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为即将步入社会做好相应心理准备。从学校、家庭、个人三个方面都可以采取相应的举措,

(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自我人格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在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当面对各种压力时,极易产生心理障碍,无法利于大学生幸福感的体验。而要让大学生体会到强烈的幸福感,那适时地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便十分重要的了。另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能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拨开重重迷雾看清本质,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化压力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学会自我调适,增强自身幸福感。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建立班级心理辅导小组,更加直接地了解和帮助大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二)家校双方紧密配合,努力打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本调查中,关于家庭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中,学生都认为家庭和睦的程度会严重影响人的幸福感,和睦的家庭也是学生最渴望的幸福感获得方式之一。因此,家长要坚持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变管教为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做好家校配合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单亲或者特殊情况的家庭,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当就业压力过大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其中严重的会造成大学生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降低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体验。所以,就学生角度而言,第一,应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以合理的心态去看待就业现状。第二,要根据自身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目标,对症下药的学习相关知识,锻炼相关技能。就学校角度而言,第一,要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第二,建立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大学生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就业心理疏导,信息咨询等服务,逐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提升幸福感。

()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大学生获得幸福的最好资本和重要保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释放自身的学习压力,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大学生幸福感。高校不仅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加强体育锻炼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组织大学生体育运动。同时,学校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文化性,注重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蔡滨.提升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探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02):176-178.

[2]陈丹.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4):39—41.

[3]孟敏,张静文,何彦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际,2018,(16):22—23.

[4]张莉,谢才凤,欧阳丹.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4):22-32.

[5]张如,张意.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