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和CT对肾脏囊肿疾病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B超和 CT对肾脏囊肿疾病的诊断价值

杨生存 姜欣童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目的:使用B超和CT两种常见的临床影像诊断方法对肾囊肿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对肾脏囊肿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从而得出CT与B超在肾脏囊肿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2020年3月-2020年12月放射科50例肾囊肿患者的资料,这50例患者确保依次做了B超和CT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肾囊肿大小,数目及检出率的不同。结果:CT对不同肾囊肿的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B超在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弱于CT,很容易忽视体腔内的异常脏器,所以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低于CT。B超对肾囊肿病灶数的检出率也低于CT。综上所述CT对肾囊肿的确诊率高于B超。所以对于肾囊肿来说更推荐用CT进行检查。结论:CT在对肾囊肿进行临床诊断时其诊断价值更加突出,诊断准确率更高,尤其是对于小病灶肾囊肿患者其确诊率明显高于B超组。因此CT对肾囊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CT可在肾囊肿确诊方面提供重要信息,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B超 CT(多层螺旋CT) 肾脏囊肿疾病 诊断价值

肾囊肿是一种囊性间质性疾病的总称,与外界环境没有直接联系。肾囊肿可以只存在于一侧,也可以两边都有。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很多个,一般情况下肾囊肿的直径在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左右的肾囊肿,患肾囊肿的男生比例比女生高。肾囊肿的患病率跟年龄成正比。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都是常见的肾脏囊肿疾病的类型。肾囊肿经常被人认为是一种良性的肿瘤,而且肾囊肿也经常会被误认为一种良性疾病。在各种肾囊性病变中,患单纯性单侧肾囊肿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由于患者单侧和单个急性肾功能囊肿相对无害,在早期临床上常被病人忽视。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很有可能会患病,2/3以上患肾囊肿的人往往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良性囊肿主要来源于整个肾脏的细胞实质,突出于局部肾细胞皮质层的表面,外观通常呈现绿色或淡蓝色,但也可能有部分肾囊肿患者认为只是处在位于肾细胞皮质的深层或者肾细胞内的髓质中。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感觉不到任何症状,当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单纯性肾囊肿的症状就会表现出来,血管闭塞和尿路感染是由于囊肿压迫肾脏导致的。这对肾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患者来源

选取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影像科2020年03月-2020年12月确诊肾囊肿疾病入院的5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都已经确诊均完全符合中国医学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肾囊肿诊断技术标准。

1.3纳入标准

(1)同时使用B超和CT检查并诊断为肾囊肿的患者

(2)病例资料完整

1.3排除标准

(1)肾功能不全者

(2)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

2.方法

(1)B超检查:患者采用侧卧位,超声扫描时以腋后线为扫描基线,声束应该指向内前方,直到看到肾脏后再调整具体的位置和声束的方向,然后观察到肾门和肾的最长径为止。肾上极较深,偏后,下极较浅,略偏前,左肾上极被脾脏遮挡,右肾上极被肝脏遮挡。所以扫描时应该注意探头的位置。进行肾脏扫描时一般采用冠状切面,从肾上极扫描到肾下极,扫描范围要包括整个肾脏。超声图像的显示方位要保证和标准前后位X线肾盂造影图像的方位一致,便于临床医师进行诊疗。侧腰部的腹壁肌层相对较薄,可以用肝脾的声窗进行扫描,对比比较明显,图像非常清楚。当扫描到达背部纵切时,因为肾上极被肺所覆盖,所以有时候不能显示。因为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检查时需要患者进行吸气和屏气。呼气患者肺的体积会缩小,肺上界相对下移,肺下界相对上移,当肺下界上移时有些患者的肾上极就会显示出来,但是有些患者的肾上极遮挡的反而更多,后者进行检查时要进行吸气,所以在进行检查时患者应该吸气还是呼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2)CT检查:采用Lightspeed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长轴要和检查床长轴平行,让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双手举过头顶,足先进,扫描范围要包括整个肾脏。管电压:100kv-10kv,管电流:0ma-30m,层厚:5mm,Fov:360mm,窗宽:50-300Hu,窗位:30-50hu。扫描完成后,要建一个1.5mm层厚的图像,检查结束后将所图像发送到工作站进行一系列的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处理结束后选取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供临床医师诊断。

3.结果

3.1 B超和CT对不同肾脏囊肿检出率的对比

对于不同类型的肾脏囊肿疾病的B超和CT检查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由表3-1可以看出,B超对单纯性肾囊肿的检出率为86%,CT对单纯性肾囊肿的检查率为96%。B超对获得性肾囊肿的检出率为83%,CT对获得性肾囊肿的检出率为91%。B超对成人型肾囊肿的检出率为93%,CT对成人型肾囊肿的检出率为93%。由此可见CT的确诊例明显高于B超。表明CT对肾囊肿的诊断效果更好。

3.2 B超和CT对肾囊肿大小检出率的对比

观察B超和CT两种检查技术的图像发现大于3cm的囊肿CT检查出了25个,B超也检查出了2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cm等于的囊肿,CT检查出了43个,B超检查出了37个。

4.讨论

B超和CT等都是临床诊断肾脏病变的常用方法,多层螺旋CT检查密度分辨率高,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解剖结构,在实施常规平扫的同时,给予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地检测出小病灶,更轻易地辨别出疾病的特征性变化。CT影像学诊断在肾性小囊肿以及复杂性肾囊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明确患者肾实质内部病灶和肾锥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性肾囊肿通常首先是被超声检查出来的,同时超声检查被用于其他病变的进一步评价。超声对左肾的成像效果要比右肾差。B型超声检测属于非手术的诊断方式之一,具有无痛苦、无辐、无损伤的特点。B超图像对肝、脾、胆、肾等器官隐匿性疾病早期预防和发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B超检查肾脏时只能看到囊肿的大小,具体里面的成分一般情况下来说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呼吸运动和临床医师的技能水平也会影响检查结果,所以很容易忽视体腔内的异常脏器。所以综上所述CT更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法荣.肾脏囊肿正确对待是关键[J].中医健康养生,2021,7(05):17-20.

【2】吴宪鸣.肾囊肿与多囊肾的区别[J].健康向导,2020,26(05):21.

【3】张绚,张玉琴,张耀康.2014—2018年飞行员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6):149-151.

作者简介:姜欣童(1989-),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