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维修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飞机维修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黄杨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渝北 401120


摘要:飞机维修计划是民用飞机维修活动的来源。如何在保证维修计划的安全性和适航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维修成本,一直是航空公司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飞机维修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飞机维修部门管理机制的重要措施,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维修计划组织和管理模式,以期为飞机维修工作提供具体参考。

关键词:飞机;维修计划;优化

引言

民机维修项目是各航空公司根据局方要求和实际维修情况,为各航组制定的维修工作的详细执行计划。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对民航飞机维修成本的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飞机的可用性,以确保飞机维修计划的维护是安全、可靠、经济和高效的。降低飞机维护成本并提高航空公司效率。优化维修计划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维修项目固有的时间间隔,降低航空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一系列成本,减少飞机停机时间。

1.飞机维修的特点分析

飞机维修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发展行业,对加强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维修的特点也比较明显。飞机维修的特点包括:首先,目前民航维修资金投入要求和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其次,飞机安全也是制造飞机的一个因素,对飞机零部件的精度做出了严格的决定。飞机维修相对专业,应用领域相对多样化。最后,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个人素质人员和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在实际的飞机维修管理过程中,必须实现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素质的高度标准化,从而提高维修质量,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2.飞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维修人员自身因素影响

发动机过热损坏的维修是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启动发动机需要驾驶舱内有两名专家来控制,帮助查明并防止温度显示问题,防止发动机出现过热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维修人员必须根据工作要求佩戴耳机,这样进一步改善了与驾驶舱的连接,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然而,许多维修人员未能根据他们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精确调整他们的操作方式,当发动机排气管着火或发生发动机危机时,与测试人员的沟通变得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会影响维修工作,而且还会损坏发动机。

2.2 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飞机维修中,与飞机维修的秩序和效率相关的管理很重要,现如今的飞机维修管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个重点是评估。没有明确发生事故时,对维修人员的评价只停留在形式上,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机制不完善,无法详细落实。

2.3 过程不顺利

目前的飞机维修过程中,牵引电机维修点在副机舱,拆卸轴距后,牵引电机必须运到飞机维修基地维修,造成运输距离长和交叉路径问题。例如,在轮对库北部,由于缺乏清洁、缺陷检测、涡流修复等设备利用率,转向架维修的主要任务集中在轮对库主仓,无法通过维护操作模式形成流量。

2.4 技术落后

近年来,飞机及保障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飞机维修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后方维修技能直接影响维修质量。目前,我国的飞机机型和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国内维修技术水平难以满足设备维修需求,维修过程往往缓慢,维修工作不完整,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影响了飞机的飞行安全。

3.优化维修计划策略分析

3.1充分利用维修资源

在飞机维修和控制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公司维修周期,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缩短资本运作周期,充分保证人力资源质量,储备航材库存,提高工具设备质量。了解日常和偶发作业的具体情况,对公司实际维修资源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促进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关人员应建立完整的维修计划,在飞机正式维修前做好维修计划,未来实际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3.2 维修计划的组织与管理

维修计划的构成和管理是飞机维修业务整体计划的核心,有效的组织管理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加强管理,需要对飞机有足够的熟练和了解,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核心,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员工的素质水平,部门员工的素质与维护计划的可用性有关。因此,维修管理人员应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督促员工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业务能力,将员工的能力与工作要求有效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满足人们对精神和物质利益的追求,极大地补充了员工的需求。制度建立应包括员工工资和福利,一个好的管理机制不仅要激发员工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员工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需求。

3.3完善部门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

3.3.1 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机制

在飞机维修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完整的竞争机制,一个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对员工的晋升起到强有力的作用,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员工工作时获得管理层的认可对员工的精神满意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要强调要有竞争机制,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员工的认可,同时保证公平合理,保证竞争机制的规范化和公开化。

3.3.2 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机构培训,这两种培训方式形式不同,但培训目的相同。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可以极大地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系统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计划。一般来说,系统的培训计划可以与员工的自我提升水平密切相关。这种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可以给员工工作的动力,也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保持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运营状态下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培训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3.4 培养维修人员的责任感

在加强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中,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容忽视。维修人员要接受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只有让维修人员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对岗位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高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因低估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素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寻求提高全体员工素质的新思路、新方法,从维修人员自身入手,调动员工的主观能成本使他们热爱这项业务,并热情地投入到细致的维修工作中。

3.5 进行联合维护和规范化检查

要建立常态化的联合维修检查机构,在飞机保障作业的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联合维修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有效改进问题,在不忽视安全风险的情况下解决相关问题,修复隐患。 “隐患排查”部门、“隐患排查”单位、“隐患互查”小组、“隐患排查”业务骨干和委托人相结合,形成多频次、高密度的全面隐患排查机制。解决隐患的同时,有效避免各类不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民用飞机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飞行,飞机维修人员必须结合飞机维修的实际需要。维修计划优化后,航空公司将在现有维修计划的基础上,以维修计划为核心,充分加强自身维修能力和资质,合理安排工具、设备、地点、维修人员和工作制度的分配,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维护成本,切实改进民机维修保养工作,提高民机工作质量,完善民机维修管理措施,切实提升维修能力,保障民机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欧建军,张安,钟麟.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的飞机维护计划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5):1346-1350.

[2]周灵基.飞机维修方案对航空公司成本的影响[J].中国民用航空,2017(01):47-50.

[3]贾宝惠,向文斌,王玉鑫.以维修计划为中心的直接维修成本估算方法[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7(06):55-58.

[4]张栋善,任鑫欣.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1(02):61.

[5]张凯,高德水,董文强.浅析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J].中国民用航空,2015-,34(12):59-61.

[6]栗中华,陈艳,官颂.不确定作业的飞机大修并行拆却调度优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34(03):1097-1101.

作者简介:姓名:黄杨,性别:男,学历:本科,目前职称: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维修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