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

杨凤玉

山东翔凯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日益强化,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其中占比最大。混凝土技术在应用之后,可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稳定性,保障建筑项目竣工之后的工程质量,由此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施工技术要点以及工艺,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


前言:建筑工程对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步,因此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要求达到了空前高度,在建筑施工中要想让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关键因素就是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高低,对于建筑物结构安全起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针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施工工艺展开分析,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1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1.1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混凝土在实际配合时,比例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而言,会起到直接影响,也是建筑工程在投入应用之后,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所在。针对混凝土在配合时,涉及到的材料主要包含砂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水泥等。基于此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两点针对混凝土在配合时,实现科学的比例控制:

1.1.1 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的高低,对于混凝土水热化情况的产生而言会起到直接影响,因此,要求工作人员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按照混凝土自身的强度标准,针对混凝土比例进行科学的调配,从而对水泥在用量方面实现合理的管控。

1.1.2 其他材料的选择

要想针对混凝土展开补偿、收缩施工作业,可以应用复合型的膨胀剂。如果想让混凝土在可塑性方面得到提高,可以在混凝土当中适当加入一些粉煤灰。

1.2 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当然,在实际开展混凝土拌合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最大程度上,防止在配比过程中出现错配、少配的情况,还要针对混合比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确定混合比符合相关标准之后,再针对混凝土开展拌合施工作业。基于此种情况,在对混凝土进行实际施工拌合时,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骨料在含水率方面进行定期检测,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对于含水率进行科学调整,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合的投料过程中,需要保证投料必须小于搅拌设备中的稳定搅拌量,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混凝土出现浪费情况。此外,针对混凝土进行拌合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实时观察,看混凝土是否出现离析等现象[1]

1.3 混凝土的运输工作

按照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状况,需要针对混凝土在运输方面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对混凝土进行垂直运输时,可以应用提升机、起重机等设备,在对楼面进行施工时,可以选择小推车、提升机等。此外,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需要让混凝土在均值性方面得到有效保障,避免由于车辆运输途中出现抖动,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砂浆流失的情况。

1.4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针对混凝土开展浇筑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模板、钢筋进行科学检查,保证材料质量可以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再开展施工浇筑作业。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操作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在下落高度上进行控制,高度要求不低于三米。同时,如果应用分层浇筑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就要按照工程钢筋的实际结构、钢筋密集的程度,对于每一层浇筑的实际高度进行合理确定。如果工作人员使用平板振捣器,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在厚度上进行有效控制,要求厚度低于20厘米,而且在浇筑时,一定要让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得到有效保障[2]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工艺

2.1 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基础,就是前期做好有效准备,其中包括:场地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参数确定等,待参数核定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还应该保证骨料、水泥等,在质量方面能够全部符合相关标准。针对施工组织设计而言,需要对大宗材料在存放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针对细骨料、粗骨料展开合理审查,如果应用到钢筋材料,需要对钢筋性能展开合理测试,钢筋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会与钢筋质量存在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抗屈服强度、弯折角、延展性、轴线偏移率进行合理检测,在普通建筑当中应用到的钢筋混凝土所制备而成的钢筋,在抗屈服强度方面的要求是高于18MPA,延展性需要控制在15%~20%的范围,弯折角通常情况下低于2.5度,轴线偏移率需要低于1.5%。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要做好长期平整工作,避免出现大量杂物堆放、扬尘、风沙等情况,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制备、干凝等造成不利影响。

2.2 混凝土的振捣以及浇筑

针对混凝土开展浇筑以及振捣两项工艺时,通常二者是同步进行。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参数做好合理控制,浇筑管一定要防止出现弯折或者折叠现象,浇筑对象垂直高度距离通常控制在低于1.2米,防止出现喷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具体制备时,水灰比不可以太小,骨料也不能太过粗大,防止混凝土出现堵管现象。在具体浇筑时,使用机械设备亦或是人工方法展开振捣,通常情况下,持续时间为10~15秒就可以,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当中,会面临流动性下降或干凝等情况,因此浇筑时间不可以太长,如果是50厘米的建筑,浇筑作业需要在15分钟之内全部完成。针对混凝土连续墙以及地下灌注桩进行施工建设时,浇筑以及振捣工作需要和其他环节进行合理配合。比如,混凝土在灌注时,需要在灌注的过程中,同时展开泥浆护壁施工,还需要保证成孔周围的土质相对比较紧密,防止出现渗水现象。

2.3 特殊施工方案的确定

混凝土还可以在一些特殊工程中进行应用,需要针对工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特种混凝土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工业废料、新型材料所制作而成,还有一部分会应用到新工艺制作而成,具备一定的特殊用途,其中包括:防水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纤维增强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防水混凝土,目前主要是对配合比进行改变、对集料进行级配,再添加一些外加剂,能够对混凝土内部出现的一些小孔洞、小缝隙进行堵塞,这种类型的混凝土,在抗渗方面的能力高达99%,大部分会用到地下停车场、水利工程中的水下部分等施工建筑。高强度混凝土通常情况下,是使用高效减水剂让强度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再掺杂一些活性矿物质所制成的掺和料,让硬化之后的强度等级高于碳60的混凝土。纤维增强型的混凝土,主要是以混凝土、砂浆、水泥浆作为基础材料。用非连续性的短纤维、连续性的长纤维作为增强的主要材料,通过均匀性的掺合之后制作而成,其中包括:耐碱玻璃纤维、钢纤维等,在发展方面空间相对比较广阔[3]

结束语: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施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会起到直接影响,在具体开展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对混凝土强度和硬度、浇筑质量展开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建筑工程,在竣工使用之后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并符合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维荣 王.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 名城绘, 2020(1):0582-0582.

[2]罗伟杰.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9, 17(5).

[3]贾万军.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14):32-33.

作者简介:杨凤玉(1974.12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职称:初级职称,学历:大专,单位:山东翔凯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单位所在地:山东省潍坊市,邮编:2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