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类型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磁共振成像 (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类型的诊断价值

黄中蕙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745000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类型诊断中MRI(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所有患儿依次接受MRI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CT(P<0.05),且MRI在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等出血情况的检出率也高于CT,但CT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却要高于MRI,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应用MRI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较高,该检查方式不仅能够较准确判定受检者是否存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且在某些出血类型判断中也有着极高的准确性,但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准确率更高,这表明临床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诊断时,应合理选用检查方法,以保障最准确的检查结果。

【关键词】MRI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类型;诊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和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胎儿先天发育不足、胎位异常和脐带脱垂等情况均会增加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概率,且围产期窒息是导致该疾病出现的主要病因。在临床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导致患儿出现肌张力改变、意识障碍和惊厥等临床表现,并具有病情发展速度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且部分患儿治疗后即使存活,也有可能出现脑瘫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预后效果较差[1]。相关研究指出,在患儿病情较轻时予以及时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能够避免后遗症的出现。因此,尽早通过诊断明确患儿的损伤类型,对于患儿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应用不同检查措施进行诊断的结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6125d0dad4e51_html_6e66d49666c2f9f2.jpg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17例,所有患儿均于2018年3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就诊。其中男57例、女60例,胎龄区间35-42周,平均胎龄(38.52±7.26)岁。

1.1.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儿均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②所有患儿的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真实完整。

1.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合并宫内感染者;②排除存在MRI或CT检查禁忌证者;③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重要脏器器官疾病者。

    1. 方法

CT检查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仪,设置相关参数(电流:60-100mAs;电压:120kv;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512*512)后予以患儿颅脑检查。

MRI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1.5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矢状位和横轴位扫描。

1.3 评定标准

验证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和不同出血类型检出情况差异。

出血类型: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周围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差异

表1显示:MRI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且漏诊率也要低于CT检查,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差异 [n(%)]

检查方式

n

检出

漏诊

MRI检查

117

115(98.29)

2(1.71)

CT检查

117

103(88.03)

14(11.97)

X2

-

9.6606

p

-

0.0019

2.2 不同检查方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出血检出情况

表2显示:MRI检查的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高于CT,但CT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却要高于MRI,P<0.05。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中的出血检出情况 [n(%)]

检查方式

n

脑室内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

脑室周围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检查

117

11(9.40)

7(5.98)

9(7.69)

3(2.56)

CT检查

117

3(2.56)

1(0.85)

2(1.71)

10(8.55)

X2

-

4.8623

4.6593

4.6743

3.9910

p

-

0.0274

0.0309

0.0306

0.0457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检出率为98.29%,显著高于CT检查的88.03%(P<0.05)。这一研究结果有效证明了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优质作用。经临床分析发现,MRI具有分辨率高的优点,在患儿检测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灰白质对比信号,并能够较清晰的显示患儿的大脑解剖学结构,从而有助于患儿的诊断[2]。本研究还发现:MRI的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高于CT,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却低于CT(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虽具有良好的精度,但无法辨别全部颅脑出血类型,在临床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诊断时应灵活选用MRI和CT,以保障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程和平,杨重俊,赵海峰.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甘肃科技,2020,36(18):120-122.

[2]刘瑞敏.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1843-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