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谌章敏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护理管理的新方法。 方法 本研究抽取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1%(30/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3.64%(21/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储备、应急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结论 心内科护理之中,持续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能力,如沟通能力、知识储备等等,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更高,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也相对应有所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心内科;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

为了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护理管理的新方法,本研究抽取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内科室的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0~81岁,平均年龄为(59.18±5.03)岁,男性有17例,女性有1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32~79岁,平均年龄为(58.30±6.11)岁,男性有19例,女性有14例。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各项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细节的监管:心内科科室的护理工作需以病人为中心,时时刻刻监测病人的体征变化,有异常的情况需及时通知主治医生1~2】。科室护士长需承担调动科室工作气氛和工作热情的责任,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经验分享大会,寻找心内科科室在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修改方案,提高护理的质量3】;(2)病房管理的护理:病房管理于心内科科室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护理人员需提高巡视、巡查的力度,多管齐下,为科室病人安排针对性的护士负责,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4~5】

    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

护理满意度量表应用我院自主研发的护理满意度统计表,以100分制为准,分数越高则显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分级评分如下:非常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70~79分),满意(60~69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护理人员质量评分的评分项目分为病房的相关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服务的进行。分值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护理质量越高。

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的评估项目包括沟通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应急能力,分值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护理人员的能力越高。

    1.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分析(T值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 followed by Dunnett's tes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1.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1%(30/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3.64%(21/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X2=6.9882)。如表1。

      组别(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n=33)

      10

      5

      15

      3

      30(90.91%)

      对照组(n=33)

      8

      3

      10

      12

      21(63.64%)

      X2





      6.9882

      P





      <0.05

    2. 两组护理人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如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n)

病房管理

护理技术

护理文书

护理服务

观察组(n=33)

93.20±5.21

96.40±2.90

94.30±4.03

93.03±2.21

对照组(n=33)

80.13±4.11

82.06±5.12

82.23±5.18

76.13±3.13

T

11.3143

13.9996

10.5648

25.3376

P

<0.05

<0.05

<0.05

<0.05

    1. 两组护理人员的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如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能力评分对比

组别(n)

应急能力

沟通能力

知识储备

观察组(n=33)

94.23±7.21

93.41±5.98

95.34±6.23

对照组(n=33)

70.22±13.11

80.36±6.12

82.33±5.12

T

9.2186

8.7613

9.2680

P

<0.05

<0.05

<0.05

  1. 讨论

根据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1%(30/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3.64%(21/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持续护理的护理依从性高,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更符合患者的需求;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储备、应急能力)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显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锻炼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质量好。

综上所述,心内科护理之中,持续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能力,如沟通能力、知识储备等等,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更高,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也相对应有所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伟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7):131-133.

[2]窦秀波,石丽.标准化疗养护理服务管理模式对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10-211.

[3]彭伟洁,张启媚.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0):103-104.

[4]邹亚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70+172.

[5]万宝艳.心内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及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