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有效性探究

张金霞

晋城市中心血站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86例(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观察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且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献血反应


献血者在献血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就是献血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等。近年来,血站所需血液量越来越多,为保证得到安全且充足的血液,必须加强献血反应预防工作[1]。本研究选取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86例,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2至52(37.19±3.7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1至53(38.51±3.39)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流程开展献血采血工作,叮嘱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①采血前,询问献血者献血次数,初期献血者需加强健康宣教,使其认识到献血的安全性,无传染疾病的风险,且说明穿刺疼是能够承受的,消除其恐惧感。发放健康手册,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反应的认识,并且增强自我预防意识及能力。保持良好的献血环境,夏季应在采血点设置空调,冬季需加强保暖,采血期间需保持安静,与献血者交流时需保持音量、语速适中。体重低、献血前饮酒、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等不能献血,因此,献血前需对患者以上情况进行询问。②采血期间可能存在晕针、晕血的献血者,因此,需叮嘱其不要观看采血过程,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控制献血人数。献血期间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反应,一旦发现需立刻停止,并做好处理工作。献血结束后按压穿刺点5至10min。③采血后,献血者需在休息20min后再离开,如果这一时间段内出现头晕者,需保证其处于平躺姿势,并且抬高其双脚,保持在45°,进而减少献血反应。叮嘱献血者出现疲劳症状时不必过于担心,为正常情况。献血30min内不能吸烟,并且3d内注意预防感染,必须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1.3观察指标

献血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1247134a6b54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1247134a6b54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献血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献血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发生(n)

发生率(%)

对照组(n=43)

6

13.95

观察组(n=43)

1

2.33

61247134a6b54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3.8879

P

-

0.0486

2.2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对比(分)

组别

满意度评分

对照组(n=43)

88.16±2.17

观察组(n=43)

93.72±3.72

t

8.4658

P

0.0000

3讨论

献血者献血反应较多,较轻的症状有头晕、流汗等,这类献血反应处理难度较小,常通过休息10至20min且适量饮水来缓解症状。恶心呕吐、胸闷等患者无意识异常,常通过观察具体情况、改变体位等减轻献血反应[2]。晕厥、意识不清等情况较为严重,可通过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加以干预,防止意外发生。对于献血者而言,必须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献血安全性。具体操作期间,采血前,加强与献血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询问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且做好穿刺针准备、穿刺点消毒等工作能保证采血顺利进行,还有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避免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的情况,保持充足的心脑供血,进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3]。对患者进行积极宣教,能纠正其错误认识,了解献血流程及自我护理方法。改善献血环境,能提高献血者舒适度,减少不良刺激。采血期间,献血者常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进而具有较高的献血反应发生风险,进而无法顺利的完成献血。因此,采血期间从穿刺、人数控制等方面进行干预,提高穿刺技术,并且减少献血者对穿刺的关注,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对献血者的不良影响。控制每天献血人数,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负担,而且有利于各献血者得到有效的护理。采血后注意按压穿刺点,能及时止血,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所以,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且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彩红,马仕财.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9):114-116.

[2]郝彦开,尹志柱,魏淑梅,等.有氧运动通过降低献血者BMI来防治献血反应发生的作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11):85-88.

[3]裴静,张慧,胡欣,等."一对一"系统化护理模式对初次无偿献血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