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及改进措施

张泽旭 李杨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无法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增加了人们对电的需求。为了转变电网发展模式,必须加大力度研究有效的电力调控运行管理方式,这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但当前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存在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设备检修不到位以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从提高电网调控工作意识、应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和实时监测技术、加强风险防范与预控管理几个不同的方面着手,接下来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不足;改进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电网取得良好的发展,电力调控系统稳定运行对我国电网发展产生直接影响[1]。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背景下对供电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完善电力调控运行管理方式相当必要,有利于满足人们用电需求,且对电力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主要受电力调控系统影响,工作人员是开展各项电力调控工作的核心,其安全意识对电力调控运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需要电力企业提高重视[2]。通常情况下,电力调控工作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统一规章制度进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但结合具体的工作中可知电力调控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不注重现场管控工作,导致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得不到控制;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并未严格实施落实相关制度,也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表现在工作记录不完整,工作责任不明,不注重制定预警对策等;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并未落实安全专业性和安全教育培训。

1.2设备检修不到位

电力正常调度主要依赖于电力运输设备,这是电力调度运行的关键。电力运输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定期更换电力调度老旧设备。电力具有特殊性特点,检修过程中应保证停电后再操作,供电和电网稳定以及电网安全稳定都必须通过改变系统运行方式进行。现如今人工操作以人工为主,这就导致调度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较大,且检修力度不足。比如检修断路器运行状态时仅注重诊断断路器而不注重状态评价;检修电力电缆和GIS时主要集中在在线检测和状态评价等方面,很少注重故障诊断[3]。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检修,建立完善的电网设备状态评价,使评价模式更完善。

1.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在管理调控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各项行动运行的方向和方向。但部分电力企业运行中企业缺乏完善的制度,在运行维护中缺乏明确的参考制度,尤其是运用自动化系统后运用管理制度确实比较严重,重使用、轻管理等问题,并不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后相关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依赖厂家解决的问题,处理故障的时间长,对电力调度稳定与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1. 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管理中不足的改进措施

2.1提高电网调控工作意识

提高电网调控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了解决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安全意识不足引发的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员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制度,增强员工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贯彻落实相关制度[3]。明确业务流程流转相关的负责人的责任,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结合培训活动以及讲座等提高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之后结合实战演练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突发事件。在具体的工作中可通过加强安全事故演练的方式提高员工方法能力和安全意识。

2.2应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和实时监测技术

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大革新传统力度,针对潜在的技术漏洞必须应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及时弥补,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定期检查和升级电网调控系统相关设备,对电网调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准确、技术把握,提高电网调控系统运行质量,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采购人员采购点设备时应多对比、对比较,比较多个品牌型号的质量和性能,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避免受设备质量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检修次数,降低成本。此外,借助数据实时检测技术的作用解决电网调控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可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实现无人检测的目标,及时解决存在的隐患,这同样是提高电力调控系统稳定性的关键[4]

2.3加强风险防范与预控管理

电网企业应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提前预测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强化安全风险流程。值班人员接收到电网单位发出检修任务方案后应进行有效的分析预评价,详细掌握网架结构,全面了解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与重点用户的供电方式,提前抵御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电网企业质量控制中心评价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风险是应以电网运行符合情况与运行方式为基础,同时结合检修作业的发布方案进行,在此基础上制定更科学的预控措施

[5]。电网企业应针对大型检修工作以及检修过程中对电网调控产生较大影响的工作应提前一周编制电网调度运行风险预控资料,使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风险预控措施准备。此外,企业应指导调度工作人员就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开展相关演练工作,这对相关部门贯彻落实风险预控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结束语

综上,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复杂程度较高,且具有诸多风险。因此,要想保证电力调控管理稳定且安全运行,必须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应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和实时监测技术,提高检修技术效率;加强风险防范与预控管理,加大监督力度,从多角度改进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军锋, 荆蓓蓓, 尚杰.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 000(023):112-113.

[2]姚娟. 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及改进措施[J]. 工业, 2016(12):00201-00201.

[3]袁媛. 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000(017):79-79.

[4]胡艳玲. 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商情, 2016, 000(051):159,235.

[5]张国柱, 尹惠军. 浅析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办法及措施[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00180-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