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铺路,巧径通幽——例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架桥铺路 ,巧径通幽——例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太白校区 710065

摘要:数学是一门集图形与数字于一身的学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为,学习数学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好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以及合理的数学思考方向。然而,思维导图在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将数学文字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示了出来,使学生在枯燥、冗长的数学题目中理解得更为直观。除此以外,还可以有力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应用

引言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提出新要求,即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传统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寻找有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的知识点,促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及教学方法,对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师生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能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何谓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将图像与文字相结合起来,把各级别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逻辑思维链。思维导图简洁明了、直观形象,能充分调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开启大脑的潜能。

二、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课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本就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记忆的抽象公式及理论概念较多,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混淆知识点。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各个复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各部分内容及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将自己没有充分掌握或模棱两可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将本单元的知识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标记,为学生今后的课后练习或考前复习时提供便利。而且,思维导图还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某单元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跟随教师的授课速度,自主整理本课的思维导图,那么他们在课下复习或写练习题的时候将更加高效,从而加深自身对课上所学新知的印象。

三、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借助思维导预习

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某个中心主题实施构建,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教学主体不断细化,最终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脉络进行整理,完成知识的预习,并让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开展预习之前,必须要确定内容的中心主题,并以此为中心,一边预习一边绘制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拓展,最终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图,实现高效预习。

(二)应用思维导图归纳题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还应指导学生在课下创建错题集,自主构建思维导图,从而促使学生在课下完成自主复习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练习题错题的习惯,建议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完善知识架构。初中生的年纪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一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习题练习后,对习题进行整理和归纳,首先要判断此习题的类型,其次要将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了解本知识点中存在的易错点有哪些,最后将这些内容整理在思维导图中,以防止同类型的错误二次出现。

例如,在三角形求证关系这一问题解题时,借助思维导图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使学生对三角形求证关系的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如三角形求证过程中,主要分为线段和线段的关系、角和线的关系、角和角的关系。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对三角形求证关系的例题进行列举,向学生展示解题方法,使学生对三角形求证关系的方法有一个深入地了解。通过对三角形求证关系进行归纳,使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并通过有效的练习,开拓学生的解题视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对相关类型题进行有效求解。

(三)应用思维导图复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这一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非常分散,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完成一段数学知识讲授之后,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高效、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复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以章节核心内容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点,结合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借助思维导图对其进行梳理,最终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总结重点知识点的时候已经给学生提供了主要的框架,那就是函数的相关知识点、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一次函数综合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那么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就需要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大框架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并且能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在归纳和总结函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需要对“函数”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复习,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将有关于函数的知识点总结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自变量和函数值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判断点与函数的位置等多个知识点,然后再对不同的知识点当中蕴含的概念、方法等进行进一步的概括,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了解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

(四)应用思维导图激起兴趣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而且任何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指引。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会对知识理解得更快更好,会更好地同化学习知识,就算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也可以运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在初中的数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思维导图通过让学生讨论,自行设计思维导图,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生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化、系统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整体的框架,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知识点统计和归纳,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出正确的思维导图,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清晰数学知识框架,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学习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善甫.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例谈[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中初中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

[2]陈兴国.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20(29):47-48.

[3]任春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43-44.

[4]陈述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6):129-130.

[5]杜薇.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与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20(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