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责任心的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少先队员责任心的培养路径

何婕

( 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小学 255300)

摘要: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于自身与他人,家庭与国家、社会等萌生“负责”意识,激活内心情感,并坚定信念将其贯彻、规范的自觉履行义务态度。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就是指在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知识教学前提上,语文教师身兼班主任一职,将具体的知识教学与少先队活动融为一体,全面贯彻“以生为本”教育方针。本文就是从分析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的重要性视角切入,详细探讨一些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路径,以期为后续教育教学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先队员;责任心;教学活动;培养路径

前言:

立足“以生文本”宗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少先队员责任心培养,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需要,也是助推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基石。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少先队员都是独生子女,在多对一溺爱模式中很少能够理解培养责任心对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作用,做起事来十分应付,不负责任。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深入分析少先队员责任心培养路径,为助力少先队员综合发展提出拙见。

一、充分认识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的重要性

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从一定角度而言,与培养少先队员学习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孝心、共情心等都密切相关,是少先队员思维培养与能力培养的核心。加之,少先队员责任心培养,与引导少先队员从小树立正确的个人三观也紧密相联。只有少先队员自小就能以帮助他人,为他人奉献为乐,少先队员才能高效形成责任心。反之,则对人对事对物都相当漠然,缺乏共情[1]。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想以“实效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为目标,就需要针对自身所带学生的基本课堂学习表现、课间休息表现、少先队活动参与表现等,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听课不专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参与不积极等的切实弊端。而后以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在少先队活动中学会合作为目标,逐步构建健全人格,从小事做起,激活责任。

二、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爱国主义教育

凡是提及责任心培养,人们通常都会想到爱国主义教育。毕竟,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荣光体现,也是切实磨砺中华儿女精神品质的基本。为此,在小学阶段对少先队员进行适宜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但可以从基本思想熏陶上,让少先队员初步树立革命理想,还能使其作用在少先队员的学科知识学习,影响少先队员整体发展,有效助力少先队员责任心培养[2]。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时,先从暑假话题与已学习过的文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少先队员创设相应的导入情境,较之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大胆放手创新,让少先队员自学、交流,使其已学习课文中与新知学习中找出自己认为文章体现的爱国主义元素,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初步体会小型汇报体验,通过自学表达增强责任心。并有效联系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思考之前少先队“开展雷峰同志学习”活动的与此关联,在深层学习体悟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学习,素质提升。

(二)主题队会教育

结合小学三年级少先队员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及实际发展规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开展主题鲜明的少先队会,也可以借助实际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让少先队员集中在单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受启发。毕竟,如此一来,少先队员在实际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所学,并通过实践力、想象力等具象体现,有效强化责任心。为此,本次通过以下三类少先队主题队会,针对探讨少先队员教育实践创新。

1.开展“热爱红旗”主题队会

让少先队员从小认识五星红旗、国徽、团旗、队旗的设计背景,设计目的,设计意义,不但可以让少先队员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相关知识点时深受鼓舞,还可以使少先队员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由浅入深的增强集体荣誉感[3]。为此,语文教师要想结合所带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实践特点等,有序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就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自学情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学机会,通过相关文章教学深化少先队员责任心,还需要科学利用“热爱红旗”主题队会,让少先队员既了解有关五星红旗的多角度感人故事,又将其与自身的学习成长进行结合,在实际感受中领会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踏实做人,认真学习。在每一篇课文,与每一次“我们热爱五星红旗”队会中,真诚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2.开展“文明守礼”主题队会

当然,提高少先队员责任心,不仅要依赖于课堂时间内的知识教学,还取决与少先队活动组织的组织模式与组织衔接。为此,从这一角度思考如何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抓住每一个课堂教学契机的同时,对应开展主题队会[4]。在此,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队会为例,语文教师在队会活动开始前,展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视频、图片,让少先队员在观看过程中,结合观看感受讲一讲自身实例,让少先队员在课堂联系生活的视角,懂文明,讲礼貌。而在具体讲述之前,语文教师为了鼓励少先队员大胆发言,直接将他们分为4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是通过哪些细节体现自己的文明礼仪道德的。当然,在基本的“小演讲”活动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密切利用教育时机,让少先队员角色扮演,开展小组合唱活动、小品活动等,通过“趣味性”与“教育性”并行的丰富队会活动,简单明了的展现文明礼仪,积极争做“文明之星”。

3.开展“环保卫士”主题队会

开展“我做环保小小卫士”主题队会,则是基于近年来人们越来与越关注的空气污染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问题等,在极具现实意义的主题活动中,启导少先队员构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树立正确环保观[5]。为此,语文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在开展“环保卫士”队会前,先提问少先队员“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污染吗?能够举出你知道的或者你亲身所见的污染实例吗?”通过提问互动引导少先队员回顾日常见闻,可以促使少先队员畅所欲言,在自由交流中,结合自己的见解表达理清爱护环境重要性,明确爱护环境=爱护自己,爱护家人,爱护国家,爱护自然。这样,当语文教师提出“那同学们想不想自由建立绿色小队呢?”每一位少先队员都会踊跃参与,以无形的责任意识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注意卫生,宣传环保。

(三)日常生活教育

“立德树人”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培养班级少先队员责任心的根本宗旨,以身作则自然就成为了语文教师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的最基本前提条件。为此,为了有效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语文教师在平时必须严格要求自身,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熏陶少先队员,对其进行隐性教育。例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负责,耐心温和。当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时,第一时间弯腰捡起,以此通过具体行为暗示少先队员,让他们在遇到同样情况时,主动打扫,形成“班级是我家”责任意识,科学增强责任心。

结语:

综上所述,将少先队员培养成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不仅与学科教育紧密相关,也是体现“教书育人”终极目标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在身兼班主任一职过程中,要想重点培育好少先队员,首先就需要认识到培养少先队员责任心的重要性与长期性。而后持之以恒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少先队活动利用,一次一次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悟,在体会中升华,将责任心由抽象变具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苇,周琪. 心理正向激励在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中的应用研究[J]. 少年儿童研究,2021,(06):37-42+58.

[2]徐铭璐. 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价值、误区与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97-98.

[3]黄颖. 少先队员责任心及其培养路径[J]. 林区教学,2020,(07):118-120.

[4]张磊. 正确引导少先队员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J]. 奋斗,2020,(12):17-18.

[5]冯美芬. 具有校本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构建[J]. 教育观察,2020,9(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