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

张成虎

首都开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首开志信分公司 北京 100102

摘要: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要转变,也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于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出浓厚的生态理念。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强调的是尊重自然本身,主张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将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贯穿于现代园林设计整个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

1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的关系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资源紧张、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中,施工企业应提高对原生态、环保、自然的重视力度。人们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期望风景园林的建设能够达到更高标准,要求布局设计具有合理性的同进,还要求园林能够呈现较高水平的艺术美感。所以设计人员应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突出园林的风貌特色,将生态学的先进理论应用于风景园林的设计和施工中,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和统一,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休闲娱乐场所。将生态学合理地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生态学的理论优势,提升园林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利用风景园林的自然资源,可实现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健康、环保、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循环的特性。

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

2.1 千篇一律、千城一景

由于各个城市发展历史的不同,城市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并将其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理念,突出城市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创造具有独居特色的现代景观。使公众在享受特色景观和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保证了园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从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设计师习惯于模仿他人的设计模式,一些设计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他们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他们大肆推崇西方景观设计模式,忽视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最终导致不同城市景观设计的同质化。

2.2重风格轻生态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景观设计师过于注重设计风格,忽视了城市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在这种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设计视角过多地投入到景观的形式上,未能将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混淆了主从关系。城市景观设计要立足于城市文化、历史和内涵,结合文化资源和悠久历史的特点,保证城市文化、历史与环境的融合,并考虑气候、生态、经济发展趋势等一系列要素。只有这样,景观设计才能生动、充满活力。

2.3不够科学专业

风景园林建设规划通常是由一个单独的单元承担的,但相当数量的事业单位没有考虑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继承。因此,人们忽视了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导致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公众的宜居需求。同时,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方案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不好,直接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质量。

3 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精心选择生态自然资源

一个成功的风景园林设计,势必会精心选择生态自然资源,以构建生态型风景园林系统。首先,生态自然资源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设计需求,精心选择生态自然资源。如将原有的植物、水、土壤等资源融入风景园林中,构成风景园林系统。其次,精心选择生态自然资源,科学处理自然生态元素与人文景观等的关系,通过有机融合,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和生态性。再次,保护自然生态,这是绿色环保理念落实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对于风景园林的审美追求。例如,将区域水资源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元素,通过“围水”造景的方式,打造以自然生态风景为主调的风景园林,这不仅能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营造人文景观与生态自然的有机结合。

3.2 科学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是重要的设计元素,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一方面,立足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科学选择区域性园林植物,让风景园林景观契合区域环境需求;另一方面,立足生态性、观赏性等需求,配置景观植物,在保障生态的基础上,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在新的时代,现代人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注重园林植物配置,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科学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原则,形成更具观赏性的风景园林设计。

3.3科学使用生态位理论,确保设计的园林景观同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衔接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好其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实现对立统一,这需要设计人员运用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要求考虑和分析不同要素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位置,在充分了解这些要素特质的前提下,将园林景观涉及的每一个要素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园林景观涵盖的要素包括山石、水池、树木、花草、建筑小品等,必须充分思考如何实现对这些要素的对位关系处理,避免让这些出现在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的要素产生割裂,而是能够和谐地构成一个彼此之间发生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3.4 因地制宜,打造地域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打造现代风景园林,不能一味地追求同一种美,还应依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体现风景园林地域历史文化,尽可能将园林设计中的一草一木都赋予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比如,同样是园林,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差异较大;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由于文化差异,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与自然风景,有意识地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根据地区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3.5对生态的修复性设计

对人类发展历程进行回溯性分析可知,发展速度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成正比,甚至人类对环境的部分伤害是难以弥补的,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人类也将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人们开始寻求健康的发展模式,逐渐提高对生态修复的重视度。传统经济发展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社会大力提倡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修复,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美化城市景观,净化空气,降低热岛效应对城市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作为重要的园林模式,在绿色与环保的要素构建中,提高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性,同时,也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绿色环保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要遵循“三大”原则,着力于精心选择生态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植物、因地制宜创新设计,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优俊,孙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9(12):56.

[2]王海舟.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花卉,2019,21(10):65-66.

[3]马博.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5(21):87+107.

[4]沈灵之.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9,14(10):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