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多元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媛 韩正风 黄思莹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830054  


【摘要】目的:多元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随机分为多元化护理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心功能及心绞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好,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冠心病是一种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已经成为了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患病率。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变化等。介入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老年患者存在特殊性,身体机能减退且耐受性低,再加患者在疾病影响下身心状态不佳,存在不同负面影响,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疗关系的变化,在疾病治疗中,护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进而对冠心病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在患者治疗期间需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应用较多,但是护理途径及内容单一,无法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多元化护理为新时期护理方法,在这种护理模式下,能为患者开展多途径的护理服务,并且根据患者病情不断进行调整,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元化护理,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老年;冠心病;效果


冠心病为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饮食结果的变化,导致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在疾病影响下,进一步降低患者健康水平,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降低,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观察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1至72(56.91±2.83)岁,病程3至12(7.32±1.27)年,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2至73(57.36±2.59)岁,病程3至11(7.39±1.56)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住院指导,叮嘱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①以单独治疗及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有观看视频、饮食指导、床边行为等,1周1次。组织患者进行病友讨论会,1月1次,深入了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并且提高对危险因素,同时产生强烈的控制意识。②患者脱离危险期后尽早开展被动运动,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术后24h内即能进行运动,否则术后2至7d内进行运动,使其逐渐进行翻身、床边坐立等。术后2至3d对其运动强度等进行测评,进而合理的设计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等,1周4次,1次1h,坚持6个月。③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情绪疏导,并且注意保护其隐私,增强其健康信念。④建立微信公众号,患者出院后依然进行跟踪指导监督,并对患者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1.3观察指标

LVEF、LE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生活质量:总分100分,评分高即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11e11c475fe9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11e11c475fe9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对比

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对比

组别

LVEF(%)

LEVEDD(mm)

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cm/m2

对照组(n=37)

51.38±4.23

43.12±0.62

55.39±6.14

观察组(n=37)

58.16±5.92

49.39±2.74

55.92±6.29

t

5.6597

13.5760

0.3667

P

0.0000

0.0000

0.7149

2.2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生活质量

对照组(n=37)

90.11±1.73

观察组(n=37)

93.17±2.18

t

6.6881

p

0.0000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患者存在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威胁其生命安全,而且患者长时间造成疾病影响,身心状态较差[2-4]。因此,临床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对患者护理工作引起重视。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好,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多元化护理具有其特点及优势,将其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帮助患者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并且了解疾病危险因素,进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5]。多元化护理较为新颖,在患者护理期间,能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对其开展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微信干预、康复指导等,使其在不同恢复时期得到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遵医嘱进行各项活动,进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促进心功能改善,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6]

所以,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元化护理,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珊汕.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双心护理模式实施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A01):263-265.

[2]徐莉,苗慧荣.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S1):324-326.

[3]买飒.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5):127-128.

[4]胡淑敏,梁晓凤,申洁,等.综合护理管理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高危因素的预防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444-445.

[5]王琴,徐英.强化临床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5):212-214.

[6]王彤,王冬梅.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8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