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王冠达

41092319860311****


【摘要】开展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全面研究,首选需要明确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进而进行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实施理念的全面探索,实现技术应用的优势在工程中的全面有效发挥,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工程开展进程中的应用的科学性的全面有效提升,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土建工程施工水平,为我国建设工程的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技术;措施

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许多大规模建设工程中广泛应用,开展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全面研究,实现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工程开展进程中的有效应用。
  1影响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材质内部原材料搭配格式不够合理。材料进场初期,由于采购复检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会相应地放纵砼结构安全隐患问题,使得建筑结构整体强度失效,后期必将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时直接制约企业高度发展实力。另外,现下大部分项目管理以及施工人员为了尽量将工期范围缩短,经常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摒弃在外,包括高大模版支撑架构方案的任意搭配等行为,会导致现场安全质量的溃散结果,令企业主体丧失一定数目的成本资金,制约其后期事业发展进度。
  1.2混凝土材质浇筑以及养护细节处理不到位。在开展混凝土结构现浇工作环节中,作为项目管理人员经常为了赶超进度而忽视既定材料的振捣活动,并且在养护中难以灌输必要的水分,这类工序混乱处理行径都将直接制约混凝土凝结后期的强度质量,其关键价值须引起现场主管人员重视。
  2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2.1施工要点概述。为了确保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应该严格把好水泥的质量关,保障原材料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相关泥沙的含量,对混凝土中的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等应该严格把关,使得混凝土中的泥沙含量不超过3%,并且没有明显的块状物,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应该进行相应的监管,从而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拌合。确定了混凝土搅拌所需要的材料后,应该首先对搅拌材料进行取样,然后交到混凝土材料检测实验室进行材料比例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判断混凝土搅拌材料比例是否合理,防止少配错配漏配情况的发生,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经过材料比例检验合格后,可以进行大量混凝土搅拌。但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含水率,实时注意监测搅拌过程中的搅拌坍落度和离析现象。
  2.3运输。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应该依据使用的场合进行,不同场合应给予不同的运输方式。对高层建筑进行混凝土运输时,一般采用垂直运输方式,使用的设备是提升架起重机。当底层建筑使用时,一般采用小型翻斗车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防止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流动,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失水等现象。运输尽量保证一次运输,降低周转次数。
  2.4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特别是在夏天施工时,应该科学安排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四点左右浇筑,避开高温时间段。为了降低温差,在混凝土捣浇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原材料的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凝固时内外温差不至过人。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并没有立即凝固,而是要经过水泥水化,水分蒸发,析出等阶段,所以进行一次振捣显得十分必要。
  2.5振捣。当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操作。通过振捣操作,可以使混凝土均匀的充满模板的每个角落,防止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不完全气泡蜂窝的现象出现,通过振捣这一步骤来保证浇筑完全性。
  2.6养护。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需要注意对浇筑完的部位进行养护工作,俗称为“养生”。进行养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浇筑完部位的硬度和强度还不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使其充分增加硬度和强度。在养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使养护部位处于湿润状态,温度的波动也不能过大,在冬天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给需要养护的部位加上遮盖物,防止温度过低对混凝土浇筑部位造成伤害。。
  3强化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3.1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混凝土材料由水泥骨料和水共同组成,目前我国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牌型号以及规格数不胜数,其产地等级和整体强度存在非大的差异,各原材料的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施工单位在材料选购的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很容易选购到质量规格不符合件数施工的原材料从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建筑单位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材料选购工作后,还应该提高选购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为提高材料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钢筋与混凝土结合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明确各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还应该保障所有钢筋不能粘结在一块,要有规律有条理地将钢筋均匀分布,减少结合过程中接缝问题,在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强度的同时还能增加结构的美观性。
  3.3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人员在选购合适的水泥型号后,还应该明确水泥骨料以及水的最佳配合比例。如果水泥数量太多将会产生水热化现象,混凝土凝固初期箱体表面过冷内部太热,受拉应力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会随之降低,从而产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合理搭配原材料的配合比,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4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民建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该编制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建筑流程,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流程上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首先,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顺序,为混凝土浇筑后顺利散热提供保障;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不能超过25度,施工人员应该采用温度测量技术了解混凝土结构中温度的分布状况,结合温度变化规律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规范性的指导,从而减少施工中裂缝问题的产生。
  3.5优化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工程的养护管理,首先在浇筑施工以及一次抹面压实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温处理,做好混凝土温差控制,减缓降温速度。养护处理时,可以选择在混凝土表面覆盖2层草席,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混凝土表面因为快速脱水面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以避免草席因为吸水而降低保温功能。另外,尤其要注意柱墙插筋部位的养护,应将保温措施盖严,避免温差较大形成裂缝。

4结束语
  总言之,在以后的土建混凝土施工工作中,施工企业应该从工艺材料配比等基本要点出发,通过大量的实践来不断地修正与完善,进而形成具有规范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适用环节和重点,以此使得土建工程得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利保障,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俊坤.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素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4,10:170.
  [2]王佳.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07:77.
  [3]黄建山.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0:85-86.
  [4]吕新东.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1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