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优美师德 做幸福中职教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修优美师德 做幸福中职教师

李秋菊

牡丹江市卫生学校



摘 要

“世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放弃教育的理想”,特别是中职教师,更要坚定前行。师德是教育的根,提倡师德,不是要求教师成为完美无缺的道德典范,世上没有道德圣人,但应有不断进取,严格自律,承认自己不足,保持真挚感情的教师。提倡师德,目的是增强我们职业的自觉性。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必然前提。


2016年,随着 “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财富中国”的出现,作为这几个词语的合称的“幸福中国”成为时代热词。一系列有关幸福的词语,比如“幸福指数”“幸福感”“幸福空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具有时代敏感性的教师的我们对幸福追求的迫切感或许还高于社会整体,谁也不能否认,“幸福”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工作和生活境界。幸福又与我们的职业密切相关,从教师这一职业角度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必须高于其它职业的职业道德,师德执行起来必须一丝不苟。不能讳言,师德,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承受的生命之重。

关于师德的概念范畴和具体条款范围广泛,今天我仅就师德与幸福这一话题浅谈一二,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优美师德和传统师德

一、那么我们必须先谈谈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二、师德是教育的根

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

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

师德如何,百年之间见盛衰

教育活动从本质上是道德实践活动,因此任何教育者都是道德教育者。教育的标准包括认知和道德两个方面,即有价值的内容,合乎道德的方式。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三、优美师德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曾经对优美教育这样表达:寻找并找到一种可能的教育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得学校能够少些徒劳无益的活动,多具坚实快乐的进步。

以前我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从前我们学习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怯的“苦行僧”,总是在崇高和悲剧上做文章。而我个人教学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经常要接受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

静下心来想,提倡师德,不是要求教师成为完美无缺的道德典范,而是增强我们职业的自觉性,世上没有道德圣人,但应有不断进取,严格自律,承认自己不足,保持真挚感情的教师。

今天师德的新境界在某种意义上需强调的是付出和获得的平衡,强调的是优美,而优美来自于老师的用心体验、用心思考和来自于要成为智慧老师的理想追求。

那么,优美师德与传统师德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从甘于奉献到乐于奉献

从苦干到巧干

从牺牲自己到共同发展

优美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在肩负社会责任的同时,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这里强调的平衡不仅是物质平衡,而是物质精神的综合平衡,它更多地可以表现在理解、支撑、互助、表扬和合理的活动。我们应该尽力避免无谓的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牺牲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幸 福 教 师

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感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生活快乐感、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和使命感。

二、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

源于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的真情回报

源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就

源于家长、社会的信任、尊重

源于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源于豁达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源于和谐的人际关系

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1、提升职业幸福感

2、提升生活幸福感

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教育家卡尔明格说: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重要

没有幸福的老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

没有幸福的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教学

没有幸福的教学,就没有幸福的生活

教师的幸福与师德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与师德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师幸福感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理解师德的重要情感基础和精神动力

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必然前提。

教师幸福感是师德建设的目标追求

让我们反问一下自己,我们在师德修养方面是不是需要加强和提高?据统计教师的师德现状与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教书轻育人。

2、职业倦怠,固步自封,懒于学习,自甘落伍。

3、不尊重学生和家长,侮辱体罚学生。

 4、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改变,工作不安心。

 5、心胸狭小,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不善于团结合作。

教师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但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一个人从事同一职业久了,往往会被单一重复的生活方式磨灭激情,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相当于现在的一句流行话:“审美疲劳”。意思是再美的东西,每天在你身边,被你拥有,你往往也会熟视无睹,漠然以待。所以我们随时提醒自己: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拥有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

(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学会放松自我。

作为教师,知荣辱、 优师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幸福是体现自身创造力和价值感得到实现,人生价值得到肯定后产生的感觉。教育需要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更需要冷静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李秋菊,女,满族,籍贯:黑龙江省穆棱市 生于:1970-10,工作单位:牡丹江市卫生学校,单位省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单位邮编:157500,职称:高级讲帅,大学学历,研究方向: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职人际沟通、美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