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与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与优化

兰 娟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四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极快,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更为广泛,民众获取知识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同时也更注重追求个性化、人性化的阅读体验。在此形势下,我国图书馆的原有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迎来极大挑战,为更好地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有关人员需对工作模式加以改革,对管理方法加以优化创新,以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分析探究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优化创新;实践;探析

引言

图书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下,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为重视,已从量的需求转变成质的追求。原有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民众当前的阅读需求,对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式方法予以革新优化势在必行。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应更多地、更好地融入信息化元素,构建新型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需适当增加图书资料管理内容,譬如网络资源、期刊等等,有关人员还需协助读者进行书目查询、信息搜索、简单翻译等阅读流程,并对本馆信息资源加以全面整理,以不断延伸信息资料的内容和读者的阅读范畴。为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得以顺畅开展,有关人员还需革新观念,不断提高从业能力,并构建出完整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逐步拓宽图书资料来源,采用多元化的图书资料储存方法,优化图书资料处理流程,保证图书资料管理的规范性。

1、当下图书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沿袭已久,限制了图书资料管理方法的创新,也影响了图书资料价值的发挥。据统计,我国多数图书馆仍采用较落后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很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故步自封,对图书资料方法的创新尚存疑虑。传统图书资料管理观念限制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影响了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很多图书馆都存在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的问题,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部分图书馆仍沿用较落后的手段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缺乏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了解和学习,导致图书资料内容固化,整理出错率高。

2、图书资料管理创新优化方法探析

2.1更新观念,提升从业能力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先明确一点,即实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整体水平,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效能,据此,有关人员要主动打破原有图书资料管理,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上的禁锢,创新思路,以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图书馆也需踊跃带动有关人员转变自身管理思想,并按期组织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其掌握专业设备的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管理的核心要素,并树立起良好的管理意识,由此来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从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特别是在管理观念上,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始终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逐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继而使图书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读者。

2.2建立健全图书资料管理体系

信息化时代下,要想保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能够顺畅且规范地开展,就要先打造一套完整的、较为成熟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由此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有关人员应尽可能地提升图书资料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并使智能分类、检索和查阅等功能不断完善;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方面,有关人员需充分掌握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逐步强化自身服务职能,提高图书资料配置水平,由此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且周到的服务;在内部监管方面,图书馆应认真做好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监督和激励机制,以全面调动起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3拓宽图书资料来源

在原有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下,读者只有走进图书馆,才能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但在网络信息时代下,有更多的读者产生了通过线上平台等便捷途径阅览图书资料的需求,为切实满足读者的这一全新阅读需求,图书馆应科学应用信息化、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技术,并搭建起线上图书资料管理平台,创建专用的图书馆网站或是手机应用软件,使读者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登录图书馆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等,由此实现既方便又快捷地阅览所需的图书资料。与此同时,图书馆还需大量引进电子书籍,并对现存的书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再将其收录到图书馆网站,以供读者进行阅览。此种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高效应用,可使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来源更为广泛,使阅览过程不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地点的约束,同时还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

2.4创新图书资料储存方式

立足储存角度展开探析可以发现,原有的图书资料储存方式是将图书资料分门别类后,再将其陈设在书架上,供读者随意翻看、阅览,在阅读结束后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或是由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归架处理。而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入,使图书资料存储形式发生较大变革,常规的书架型储存也慢慢转变成网络化储存,此种储存方式主要是将现有的图书资料数字化,再将其上传到图书馆的云盘或是移动硬盘中,读者即可通过登录图书馆个人账号,由此进入图书馆系统进行图书资料的阅览。网络化储存方式的高效应用,可使图书资料的损毁率逐步降低,使图书资料的整体管理成效不断提高,同时还能更加贴近于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2.5优化图书资料处理流程

原有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大多是依靠人工进行手动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需先进行图书资料类型的甄别,再对其加以科学分类,系统地加工和处理,不仅工作负担较重,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低。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图书资料的处理方式得以不断优化升级,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需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处理办法,熟练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就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批量电子书籍的智能分类,开展相应的图书资料收集与归纳工作,由此使处理效率、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下,原有的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当前的阅读需求。图书资料管理观念、模式和方法亟待优化创新,图书馆及相关管理人员应主动作为,革新管理观念,主动学习信息化管理技术,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构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由此为读者提供高效周到的借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菲.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与优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1):115-116+140.

[2]杜瑞.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时代报告,2020,{4}(11):96-97.

[3]杨柳.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91-93.

[4]陈丹琳,赵晔.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分析[J].智富时代,2018,{4}(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