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罗洪波

身份证号码: 37010219790819****

摘要:随着我国新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其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随之降低,工程质量也有了切实保证,工期的缩短以及建筑寿命的延长随之实现。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各类信息有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度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发展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想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筑单位需要不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和存储,也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必要性

在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所以建筑企业必须紧随时代潮流提升本企业的智能信息技术水平,让本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建筑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免遭淘汰。目前智能化信息技术受现代科技的影响较大,该项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智能化信息技术对于建筑企业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这项技术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也有重要作用,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效率也提升了不少。所以说,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智能信息技术意义深远。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2.1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在当前的很多建筑企业当中,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力度并不大,只有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多。举个例子,信息技术往往用来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分析,建筑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能得出大体的施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研究来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建筑工程施工之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度并不高,其功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施工进度和现场安全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的发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2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较差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以互联网时代发展为前提的,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其他单位的沟通跟合作,建立局域网络,确保资源共享的实时性。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并未做到这一点,在施工管理中各部门比较独立,在工作上交流较少。

2.3管理意识淡薄

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很多建筑单位在管理过程中都将重心放在施工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工程管理,一旦管理意识薄弱,就很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完善的网络化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于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来完成,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应注重其平台建设程度。目前,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已经发挥了较为突出的作用,对传统管理存在的滞后、低效问题有着很好的解决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可根据管理内容、影响因素等建立起全面的网络化管理平台,不同终端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操作,并借助于平台整合多种设计、管理软件完成对施工过程的全周期管理,此外还可在平台内部实现不同数据的共享、同步,以此来满足管理数据的实时更新需要。在网络化管理平台的支持下,建筑工程项目不同部门的管理者都可以高效地对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并便于相关数据的传输,显著提升管理的效率与层次。施工中牵涉到的各项参数以及结果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快速汇总、智能分析,通过相关软件还可形成具有直观效果的可视化模型,便于相关人员实时掌握项目的整体情况。

3.2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管理

在建筑材料、建筑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全面了解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要求,也能够根据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在网络上进行查询,对各大材料供应商进行分析和比较,网络的公开性解决了传统材料、设备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例如买家和卖家双方信息不对等、市场价格不透明等。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对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情况也能够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能够将器材的数据进行记录,编入信息数据库中,提升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信息数据还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对其功能性进行全方位检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3.3提高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科学技术、社会需求趋于复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的技术革新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竞争压力,建筑行业的发展亦是如此。这就要求建设企业能够基于传统管理手段积极引入并融合高新技术,针对行业发展要求与方向,面对来自社会需求的挑战。这对企业的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变更传统管理理念,积极吸收新兴技术、培养新技能人才、引入高新设备,对团队内的技术人员展开信息技术的宣传,必要时还可组织相关培训与讲座来培养技术人员的管理理念。此外,还应当加大团队素质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推动已有员工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其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可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招聘,设立专门岗位吸收相关领域的新生力量。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此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3.4构建科学施工模式

传统施工模式多依赖人工管理,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借助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来设计施工流程和安排工作任务。这种施工模式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往往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利于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环节开展的质量和技术管理人员自身水平、经验丰富程度有较强联系,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施工质量和管理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技术管理人员能够更好收集施工现场的信息数据,再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为其制定关键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确保施工程序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也有助于分配各方工作任务,发挥施工管理的最大价值,提升管理效率。

3.5提升在管理软件的推广和使用方面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使用和推广,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如此,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建筑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企业还需要加强提升有关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化能力,扩大绩效考核范围,将计算机操作纳入其中,以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奖金发放、工作晋升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能够提升员工主动学习、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促进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例如提升建筑单位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等。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推动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其意义非常深刻。这种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从而实现本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以后,对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现场管理对象的广泛性能够进行妥善应对,从而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综合化、数字化的综合管理,让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邱优群.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20(10):233+235.

[2]雷显臻.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0):237-238.

[3]田志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