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向云珍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为综合医院转变工作重心和服务模式、开展医疗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等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实现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某医院的具体实践提出了相关工作的实施路径,期待在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工作规范、体系、技术、学科建设等能够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关键词:综合医院;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实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该研究以某医院为例,通过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和制度建设、工作模式和服务内涵三方面改进服务质量,梳理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相关实践经验、成效和问题,以期提高综合医院健康管理医学服务能力及质量,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1 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规范化建设问题

目前,虽然有较多医疗机构开展了以健康体检为依托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但健康管理医学服务行业标准和规范尚属空白(目前仅有《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作为参考),不利于行业的科学发展。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有专门章节(第六章健康促进)对健康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此框架下,细化深化相关内容,制定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文件,对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准入、资质、人员、培训、设备、标准流程、质量控制、延伸服务、效果评价等进行规定[1]

1.2 体系化建设问题

(1)服务体系

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医疗机构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决定了医疗机构有良好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但是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有限,为达到更优的健康服务效果,建议在医联体框架下政府部门加强综合医院与社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紧密联系的指导和规范,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一体化体系。

(2)筹资体系

主要反映在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医保政策、收费标准等尚未明确,从事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劳动价值未真正体现,管理对象因费用、保险等原因对接受连续服务的意愿不强,不利于健康管理学科和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收费标准、医保政策等问题。同时,随着商业保险与医疗健康的不断融合,由商业健康保险驱动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发挥在健康领域筹资中的作用[2]

1.3 信息化建设问题

(1)信息整合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智慧医院建设的深入推进,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不同医院的信息系统、数据格式等不一致,存在信息壁垒和孤岛等问题突出,制约了健康大数据的形成。同时在医院内部也存在健康管理系统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不协同的问题[3]。2020年3月19日,明确要加快建设大健康大数据中心,重点发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新业态,为健康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政府可从顶层设计上予以制度安排,加快推进健康大数据的整合和利用,医疗机构实施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确保信息在各个板块有序流动。

(2)信息安全

健康管理采集使用的信息是个人隐私,安全保密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在硬件建设、制度流程等方面要切实予以保障。

1.4 学科建设问题

目前,学科建设还存在定位不准、人才不专、技术质控不规范、科研不强的问题。

(1)学科定位

健康管理学是集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在谋划学科定位和发展时,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学科集成和协同,做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2)人才培养

根据学科定位发展需要配置人力资源,鼓励有临床医学背景的专家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加强人员培训,使健康管理服务人员具备全科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业务技能[4]

(3)重点技术

夯实和发展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技术、体检后连续服务技术、功能医学管理技术、慢病干预技术、心理管理技术、科学研究技术、运用医学物联网技术等。

(4)质量控制

医院应制定统一规范的健康管理相关技术和服务的质控标准,提升质控水平和管理效果。

(5)科学研究

重点在学科建设、健康管理带动临床发展、服务模式、智慧平台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 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建议

2.1 以系统和整体化视角来关注健康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疾病和衰弱状态。随着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认识到健康的生理状态、良好心理状态、适宜的社会适应性和恰当的自我状态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健康管理的对象是“客户”,而不是传统医疗服务的“患者”,所以在关注生物学健康的同时,更应注重关注社会和心理上的健康,使健康管理达到更优的效果。在具体工作中,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对管理对象的身心状态、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力争全面反映管理对象的整体健康情况。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可根据情况参与部分个案健康干预计划的制订,通过专业手段正向激励管理对象的健康干预需求,提高管理对象的依从性,从而提升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整体效果

[5]

2.2 以精准和个性化手段来管理健康

需求方面不同,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和依从性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供给侧真正了解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在健康检测和评估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对管理对象的环境因素、健康风险、健康素养、依从性等进行评估分析,根据管理对象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级分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以提升健康管理服务的整体效率。在健康干预过程和后续延伸服务中,在分级分组策略实施的基础上,做到“一人一策”,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检测、评估干预、促进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其内涵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病前和慢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健康检测与健康自测所获得的健康状态与疾病预测预警信息为管理依据,以健康风险评估与非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作为主要手段,提供全程、连续与主动性的医学专业特色服务。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日益发挥重要作用[6]。大型综合性医院具备开展健康管理的潜力与优势,探索健康管理的新模式,对促进我国健康管理的科学发展,提升健康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院整合了体检、临床、信息、后勤等资源,遵循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规律,对开展系统、规范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政,王萍,曹洋.新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互联网医院建设及发展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1):90-92.

[2]田惠光.科学发展健康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J]. 团结,2020(05):27-30.

[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再次荣登2019届中国医院竞争力·公立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百强榜[J]. 宁夏医学杂志,2020,42(10):961.

[4]王淑霞,布尔列妮·吾力加别克,杨晓萍,邹媛.新疆地区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质量控制现状分析[J]. 新疆医学,2020,50(07):643-646.

[5]王燚. 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分析[D].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0.

[6]杨旭. 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实施现状及完善措施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