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紫薇生长期 修剪控花技术 探析

刘芳

武汉市花木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紫薇是少有的夏季开花木本花卉,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国内外关于紫薇的研究很多,也有不少关于紫薇花期调控的报道,但对于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技巧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的几点技术要点,期望为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薇,生长期修剪,花期调控

引言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ea L.)是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乔或灌木,原产中国中部至南部,花期6~9月,故有别称“百日红”、“满堂红”。紫薇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与百合、石榴、荷花并称为夏季四大名花,堪称“夏季花魁”,是夏季重要的园林观花植物。紫薇抗性强,喜光亦稍耐荫,喜湿润且微耐渍,喜沃土且耐肥,常种植于公园、道路、庭院等场所。

紫薇萌蘖性强,耐修剪,花芽分化类型属于当年分化型,可在当年生新梢上形成花芽并分化,不需经过低温春化即能成花,因此在生长期进行修剪能让紫薇一年多次开花,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

1紫薇研究进展

1.1紫薇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关于紫薇修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轮次修剪(顾宝岗,2009)、冬季整形修剪等方面(张晓磊等,2017)。涉及紫薇花期调控的研究也处于初始的阶段,目前国内花期调控规模和成果处于领先水平的是杭州市,研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内容,如通过由不同修剪时间得到的二次开花时间来根据所需开花日期预测修剪时间的方法等(孙晓萍等,2016);南京市早在1998年对紫薇进行修剪调控花期,但只能延迟至9月中旬,国庆节基本无花可观,并得出紫薇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为23℃(张秀春等,2000),低于这个温度紫薇花芽分化停顿或缓慢,为紫薇生长期修剪控花提供了理论依据。

1.2紫薇品种研究进展

中国是紫薇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为紫薇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国内关于紫薇品种的研究集中于按照花色进行分类等方面(王业社等,2014),但关于品种开花习性的研究较少。

紫薇育种方法也从传统的杂交育种,增加了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多种方式,为紫薇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利用加倍获得的四倍体紫薇展叶期相较于二倍体有所提前(童俊,2009),但其他物候期却延迟,现蕾开花期更是延迟了一个月,同时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的三倍体紫薇盛花期也比二倍体延迟一个月(袁玮,2009),这些研究成果为紫薇花期调控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2花期调控技术要点

2.1品种及苗木选择

紫薇花期调控的效果与所选择的品种开花习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设计生长期花期调控方案时应对实验材料有充分的了解。武汉市常见紫薇的自然花期在5月至9月,根据不同的调控目的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紫薇花期调控的第一步。

若计划达到一年多次开花的调控效果,尽量选择自然盛花期为5-8月的早中花紫薇品种,常见品种有天鹅绒紫薇、日本复色矮紫薇等(图1A-B);若计划将紫薇进行花期延迟处理,可选择自然盛花期在9月的晚花紫薇品种,如成都紫薇等(图1C)。

此外,进行花期调控的紫薇应是株型丰满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植株。紫薇生长的立地条件应为全光照环境,为紫薇修剪后花芽分化提供充足的光照。

6119c551a73dd_html_976dee472fd1a93c.png

图1 不同品种紫薇(A、B、C依次为天鹅绒紫薇、日本复色矮紫薇、成都紫薇)

2.2剪梢控花

剪梢是指剪去当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分为轻剪梢、中剪梢、重剪梢等不同程度的剪梢。为维持紫薇第一次自然开花的观赏效果,剪梢控花一般在第一次自然盛花期后期之后进行,且宜在结实前进行,避免结实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再次开花效果。结合武汉市气候环境特点,剪梢控花的时间应不晚于8月30日,晚花品种紫薇花期延迟修剪处理应在8月20日前完成。

紫薇修剪后的物候期重演现象与修剪时间、修剪强度、品种开花习性息息相关,而修剪时间与温度挂钩,温度对紫薇花芽分化有重要影响。因此想要达到精准控花的目的,需要根据选定的开花时间和紫薇品种设计修剪方案,不同修剪时间和修剪强度组合所得调控效果不同。以武汉市气候条件及部分试验品种为例,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修剪后19-37天进入初花期,一般初花后3-7天进入盛花期,盛花期可持续20-30天,部分处理组合可将紫薇盛花期调控至国庆节。然而,9月后修剪没有开花物候期重演现象,可能由于温度无法满足紫薇花芽分化的需求。

3修剪后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3.1抹芽处理

紫薇萌蘖性强,修剪后能萌发很多枝条,抹芽能有效平衡紫薇修剪后养分分配情况,集中养分供应花枝生长。修剪后留芽数量应考虑枝条的生长状态,弱枝留芽数量可相应减少,反之壮枝可相应增加。一般每个枝条留3-4个分布均匀的枝条,同时抹除重叠枝、内向枝等。

选用轮次修剪控花时,每次抹芽一个枝条只留取两个健壮的萌芽,保持植株整体枝条分布均匀,最后2次每个枝条可保留3-4个健壮的萌芽。

3.2病虫害管理

紫薇病虫害较少,但若发生病虫害可能导致花期调控失败无花可观,因此在花期调控时要注重病虫害管理,并以预防为主。紫薇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煤污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包括蚜虫、介壳虫等,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杀菌剂进行防治。

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是防治的前提,病虫害防治要贯彻在整个花期调控阶段,修剪后可将喷杀频率调整为一周一次,若发现病虫害症状应提高频率。此外,除了对采取花期调控的植株进行整体喷杀外,周边的植株也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相互传染。

4结语

紫薇是园林中重要的夏花品种,在园林中应用广泛,深受人们喜爱。花期调控技术让紫薇观赏时间更长,提升紫薇园林观赏价值,有利于推动紫薇在园林中的应用。同时,紫薇花期调控技术的集成研究也为同类型花卉的控花技术打下基础,拓宽园林植物的应用途径,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宝岗.修剪可使紫薇交替开放花期延长[J].中国花卉盆景,2009(4):27.

  2. 张晓磊等.紫薇冬季养护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7):166-167,182.

  3. 孙晓萍等.杭州市紫薇花期调控成果初报[J].中国园林,2016,32(12): 32-37.

  4. 张秀春等.修剪和温度对紫薇花期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70-72.

  5. 童俊等.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体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9 ,36 (1): 127- 132.

  6. 袁玮.紫薇授粉生物学特性和三倍体育种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