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张潇月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新生儿的降生本应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在近年间,产后抑郁的报道也在不断的增多,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女性而言,分娩是一件重大的生活事件,会带来较大的应激反应,甚至出现精神上的障碍,不仅对产妇的身心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对家庭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家庭稳定。因此对产后抑郁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应该如何对产后抑郁进行预防呢?

一、什么是产后抑郁

611623f0e321a_html_89a8354d7743690b.jpg
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又称为产后抑郁障碍,是一种女性在产褥期中出现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所发生率在分娩女性中5%~25%之间,在二胎的发生率下则会更高,在20%~30%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恢复,但再次妊娠也会有着一定复发的几率。

二、产后抑郁的表现和因素

(一)产后抑郁的主要表现

1、情绪的变化

在产后抑郁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情绪上的异常。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郁闷,或是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在一段时间内,会有几天的好转,但又会很快的重新陷入抑郁的情绪中。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对他人出现明显的敌意,出现过激的言论或行为。

2、对生活的兴趣降低

在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后,患者会以前热衷的事物会失去兴趣,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对周边的事物提不起兴趣,且不容易获得愉悦感,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不能感受到幸福感。严重者会对喂养孩子出现抵触,甚至有自杀或是伤害孩子行为的出现。

3、对自我的评价降低

患者在产褥期,会出现自信缺失的现象,会对自身的价值进行贬低,觉得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产生负罪感,出现自暴自弃的状态。

4、躯体症状的异常

在产后抑郁中,患者会由于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出现身体的反应,如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佳、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或是出现头痛、恶心、腰背痛等现象。

(二)引起产后抑郁的因素

在产后抑郁因素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理因素

根据相关的研究,女性在怀孕到分娩的过程中,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时出现产后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在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则容易导致女性出现抑郁症状。

2、心理因素

对于初次分娩的女性而言,对于母亲的身份较为陌生,角色的转化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往往会由于适应不良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进而出现情绪的紊乱,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角色的转变适应能力较差,在分娩后,家人的关注度为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对自身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会出现情绪的波动,并不容易被理解,前后的反差便容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出现;

对于职业女性而言,在分娩前后会与自身熟悉的环境脱离,所倾诉的对象较少,对周边人的态度对显得较为敏感,加之在工作后,孩子的喂养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多种压力下,会出现心理压力增加,产后抑郁的出现。

3、社会因素

在孩子出生以后,经济压力会增加,同时孩子的看护问题也会使产妇出现焦虑的情绪。由于父母双方都需要工作,在孩子的喂养和看护上,大部分都是由双方的父母负责,而两代人之间的观念不同,会产生意见分歧造成双方的不快,出现情绪的波动。

同时,在产妇的分娩中,若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如新生儿患有先天缺陷,或出现意外死亡等,都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便会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

4、性格因素

相对外向性格的产妇,内向型的产妇由于内心敏感,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社交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出现负性情绪后,更倾向于将情绪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也会造成抑郁症状的出现;外向型的产妇同样会由于心理不平衡的因素,而造成产后抑郁的出现。

三、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一)做好围生期的健康教育

在有关的报道指出,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也有着相关性,在产前,由于对自身状况和分娩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会出现产前抑郁症状。因此,在对产妇进行产前的检查时,可观察产妇的情绪,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一个简单的判定,并向产妇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缓解不良的情绪。在此期间,也可向产妇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育观,通过讲授对照顾婴儿的一些知识进行学习,便于在孩子出生后,更好的照顾孩子,做好角色转化的准备。

(二)产前和产中的指导

在进行分娩前,医护人员应热情的接待产妇,并对其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缓解焦虑的情绪。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可通过与其他产妇交流、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情绪的缓解。在分娩时,进行积极的鼓励,使产妇能够积极的配合,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三)在产褥期的护理

在产妇分娩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和分娩后精神状态和体力的流失等因素,产妇的状态会有着明显的下降,同时分娩切口造成的疼痛和产后子宫的收缩,都会影响到产妇的情绪,影响其身体的恢复。因此在分娩结束后,应该使产妇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将状态进行恢复,减少探视人员的人数和次数,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在恢复期间,向产妇讲授有关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的方式,帮助其适应母亲的身份。在此期间,对产妇的情绪进行观察,做到具有同理心、不强迫、尊重产妇的意愿。

(四)家人的情感支持

在产褥期,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产妇的恢复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预防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在对产妇分娩后的照顾中,应该注意产妇的情绪,不能够一味地将重点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出现情绪的波动时,出现抱怨等,应充分的理解,进行充分的沟通,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家庭中,减少争吵,确保家庭和睦的氛围,同时在孩子的照顾中,减少琐事对产妇的影响,尽可能的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休息质量。

四、结语

产后抑郁是女性精神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对其的认识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了。产后抑郁的出现,会出现较多的负面问题,在影响产妇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对产后抑郁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在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中,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产妇自身的调节外,家人的理解和陪伴也是极为重要的,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干预,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稳定与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