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朱丽

成都新华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摘 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1-2021.1我院麻醉实习生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与气管插管有关的知识,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演示,分析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测试成绩和VA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测试成绩与VAS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纤维支气管镜运用到麻醉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管理;麻醉教学;运用效果


现阶段,纤维支气管镜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中,可以用于支气管病变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解构,有利于尽早发现病变,实施相关手术治疗,对支气管和肺病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1]。纤维支气管镜除了在诊断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还在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3]。本文主要研究了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麻醉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具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与对象,2016.1-2021.1,随机选取我院麻醉实习生100例,对其进行分组,分组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实习生20例,女实习生30例,年龄在20-23之间,平均年龄(21.89±0.62)岁;对照组男实习生25例,女实习生25例,年龄在20-22之间,平均年龄(21.48±10.6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所有学生在我院实习中,都要以教材理论知识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要组织学生统一学习气道解剖结构的有关知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名词解释,比如舌、声带等。十五分钟后,开展第一次课堂考试。

第二,参加此次实验的全部实习生,都要用器械喉镜与插管模具去研究气道的实际操作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操作的注意问题,才能开展练习,教师如果发现不合规操作时,要第一时间纠正。教师要为实验组学生播放纤维支气管镜在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有关教学视频,而对照组继续观看挂图和模具,以及学习本节课程的基础知识,用时十八分钟。

第三,转到手术室,让实验组学生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演示,教师要示范气管插管等操作流程,比如,开展经由口腔引导器官插管技术要点:为病人注射麻醉,等病人失去意识后,用左手把住镜体,拇指放在角度控制按钮上,食指放在吸引钮上,右手把住插入部的后端。整个操作流程需要在病人的头侧,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使纤维支气管镜保持直立,如果出现弯曲,就无法正常移动。在纤维支气管镜的辅助下,进行插管操作。然而,在药物的影响下,病人的咽部空间会减小,这时就要将病人的下颌处托住,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1.3观察指标

在学习完成后,由教师实行统一考试,在“三基”题库中抽取相关内容开展第二次考核,观察两组学生成绩考核情况,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实习生实习成绩越优秀。

运用VAS评分表代表疼痛情况,零到十分,零分:没有痛感,十分:痛感强烈,分数越高代表病人疼痛程度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6115feff3dc5b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 ±S)表述,实施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估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学生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差异并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第二次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学生的VAS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学生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估情况对比[6115feff3dc5b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S/]

组别

例数

第一次成绩

第二次成绩

VAS评分

实验组

50

86.89±4.78

92.79±3.57

8.20±0.21

对照组

50

86.19±4.02

83.30±6.97

5.21±1.01

t


0.7925

8.5689

20.4948

P


0.4300

0.0000

0.0000

3讨论

3.1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其次,在旁辅助者的视线范围中“转弯”,能够延续弯曲气道的解剖结构,引导其完成气管插管操作,让这个步骤变得更加简单[4]。然而,用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要保证有一定的空间,此次实验中,虽然托住病人的下颌处可以实现,但是,空间仍旧不够充足,这就要用喉镜插入等手段,增加其空间[5]

3.2纤维支气管镜运用在麻醉教学中的效果研究,如果要学好麻醉学这门学科,学生就要同时具备良好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学需求,即使是麻醉实习生,也会因为喉镜暴露口腔空间小、病人忍受缺氧状态时间较短等因素,造成气管插管操作不符合规定,一些实习生不能准确观察到声门等标识,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地结合到一起。而在纤维支气管镜的辅助下,进行气管插管,能够形成可视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下,也使麻醉教学变得更加简单,激发其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度。现阶段,医学行业普遍认为,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插管操作练习要在模拟人上进行,待操作娴熟后才能用在病人身上。

参考文献:

[1]谭毅,熊威威,梁萌.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运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74,190.

[2]庞勇,高勤,左友波.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插管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38-40.

[3]刘剑霞,徐颖.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箱及插管模型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39-41.

[4]袁青,崔旭蕾,阮侠,等. 3D打印技术在麻醉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2):1821-1823.

[5]姜柏林,赵莹,鞠辉,等. 高仿真模拟训练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教学中的应用及学习曲线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