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杨腊梅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 63500

随着当前人们对其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升高,越来越多人重视肌肉骨骼健康。而受环境以及日常活动影响,肌肉骨骼部位的损伤也越来越成为常见发生的症状。临床上针对肌肉骨骼损伤需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摄片检查,但该检查方法对肌肉骨骼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扫描辐射较大等,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CT扫描对肌肉软组织的结构显示相对较差。相比之下,超声检查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无射线损害、操作快速便捷、短期可重复性高、实时成像以及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等多种优势,其在临床应用范围广。那么,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有哪些规范呢,本文将带领读者认识和了解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的一些规范。

一、超声仪器的选择

肌肉骨骼损伤诊断中,临床可选择应用中、高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一般首选高频线阵探头,5.0~12.0MHz;针对深部病变则选择频率3.5~5.0MHz超声探头。

二、超声检查的体位

超声检查的体位在原则上可选择任意体位,一般以可清晰显示出病变部位、患者感受舒适为体位选择原则。而针对膝关节等部位损伤则一般需选择针对性的体位。

三、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首先需询问患者病史,尤其需要询问患者外伤、疾病治疗以及患处疼痛病史,若可疑肿物,则需进一步询问其肿物生长速度及抗感染治疗等相关病史。对于病史的询问要求认真详细,且要有一定的技巧,有时就诊患者不明确其损伤部位的受伤史,对于有明确损伤史者,则要注意观察患者损伤时姿势、位置以及直接遭受外力的部位情况等。需要注意患者外伤部位及外伤处对侧、淤血处情况。超声检查中需探查疼痛最明显部位或肿物部位。对于关节损伤患者,需对患侧、健侧进行对比检查,注意检查时两侧采用的手法需尽量保持一致。在超声检查中应注意实时观察肌肉、肌腱有无发生撕裂,在关节手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发生粘连、对肌腱与神经进行鉴别等。同时,超声检查数据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情况。临床上可多采用宽景成像、三维超声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图像结果。针对皮下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可选用7.0~15.0MHz超声探头检查。此外,超声弹性成像则可反映出组织硬度变化情况,在肌肉骨骼超声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四、外周神经、肌肉、肌腱超声检查的规范

外周神经、肌肉、肌腱超声检查中,首先需检查患者有无存在外周神经、肌肉、肌腱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等,确定具体范围。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循神经走行进行扫查,需先沿神经短轴行横断面扫查,对于外周神经损伤的检查中,当断定病灶时,可沿短轴以90°追踪神经长轴,并予以纵断扫查。针对肌肉、肌腱在确定病灶大致位置后需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病灶周围血流状况。

五、检查手法

以膝关节为例,针对膝关节超声检查需确定具体体位,一般可选择:①平卧位或坐位,保持膝关节呈屈曲30°~60°,并适当进行屈髋。该体位适用于对患者关节处髌上囊、半月板前角以及侧副韧带进行检查。②俯卧位。该体位适用于对患者后交叉韧带、腘窝、半月板后角以及侧副韧带损伤的检查。③平卧位或坐位,保持膝关节屈曲超过60°。该体位适用于对患者前交叉韧带的检查。

膝前侧探头一般可从内向外、从外向内进行扫查,该扫查方法可显示髌上囊区、股四头肌腱长轴以及横切的图像。髌上囊间隙可被显示。正常情况下,人体髌上囊间隙前、后径一般<2.0mm,可见少量的生理性液体。一般情况下,关节积液在患者膝关节保持屈曲30°~45°可较好的显示,此外,还需检查患者各角度膝屈曲情况,便于准确评价内、外侧髁间隙液体 。而观察半月板在超声检查中一般表现膝关节内出现倒置三角形的高回声。三角形的尖端一般指向关节间隙,且三角形底部则朝向皮肤。当发生膝关节积液时,超声检查可使关节半月板、关节内游离体以及滑膜厚度得以清晰显示。在进行横切位检查时,可显示出股骨近端软骨的厚度情况,关节软骨在超声检查中一般表现低回声带,且平行附着于股远端关节处,软骨的最佳显示位置是保持膝屈曲90°。临床发现,髌腱在保持膝关节屈曲30°~45°时可被清晰检测。当保持膝屈曲超过60°时,超声探头一般置于髌腱外侧的矢状斜位,该体位可观察到前交叉韧带(ACL)。当患者继续保持平卧位,膝保持轻微屈曲,同时屈髋、外旋时,可清晰观察到内侧副韧带(MCL)的长轴,此时应注意将患侧与对侧对比。MCL的超声表现主要呈带状束样的结构,且股骨侧相对宽大、胫骨侧则变窄,一般可分呈深、浅两层,两层的间隔主要以低回声的结缔组织为间隔。超声检查中可见胫骨下、后方有3个肌腱存在,它们是股薄肌腱、缝匠肌腱以及半腱肌腱。膝内侧超声检查中一般还可观察到内侧股胫关节间隙与内侧关节半月板的前角。而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CL)的超声检查表现与MCL超声检查表现则完全不同,LCL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呈条索样,腓骨头附着处可见低回声。当患者保持俯卧位时,超声检查可见内、外侧半月板后角及腘窝。通过低频扇扫、线阵探头扫查可见。 

六、超声报告的书写

针对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报告的书写一般参考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进行规范书写,强调对各个扫查点的准确描写与对比分析。

七、总结

超声检查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操作快速便捷、短期可重复性高、实时成像以及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等多种优势,超声检查在肌肉骨骼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要求检查者需按照《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进行规范操作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