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3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陆青江 1 卢翠红 * 通讯作者 2 王德秀 1 黄彩丽 1 言瑞雪 1 杨思慧 1 韦志慧 1

1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治疗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和预见性护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以及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情况。结果:(1)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对照中,一般护理组分别为71.06±4.51(分)、51.09±4.12(分),预见性护理组分别为87.63±4.29(分)、39.85±4.16(分),(t=16.229,p=0.000),两组有差异。(2)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对照中,一般护理组分别为67.84±4.27(分)、70.06±3.52(分),预见性护理组分别为83.16±4.29(分)、83.66±3.53(分),(t=12.599,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骨科患者治疗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科患者;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骨科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主要是由于意外事件造成的骨折等症状,但是该种病症治疗和康复时间较长,并且在治疗中由于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就会对其心理和生活中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压疮、感染、便秘等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产生对其康复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以往的护理干预中,更加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治疗和康复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就需要采取更加优化的护理手段来加强骨科患者的护理水平。预见性护理指引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能够提前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进行评估和预判,进而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和预防,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骨科患者治疗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同时将92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分析目标,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2][3]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20年6月--2021年5月患者作为分析目标,使用回顾性研究法实施分析研究,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开展研究前需要保证所有研究对象均属于四肢骨折病症的标准,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需要排除患有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神经类疾病患者,排除患有器官性病变患者。一般护理组46例,患者在31--68岁之间,男26例,女20例;预见性护理组46例,患者在30--67岁之间,男25例,女21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组

采用一般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向患者讲解用药方式和手术治疗方法,引导其正确的饮食和运动、康复方式,保持病房环境等。

1.2.2预见性护理组

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该种方式是在一般护理之上的,主要内容为:

(1)护理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等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疼痛程度等等来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预见性护理方案,找到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判,从而采用预见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服务[4][5]

(2)心理疏导:由于患者病症多为意外事件,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抵触治疗等等现象,护士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讲解良好的治疗案例来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为患者详细的介绍手术方式和骨科疾病的相关治疗知识,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积极性,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可以让病友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引导患者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护士也要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6][7]
(3)安全护理:由于患者康复过程中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发生坠床、跌倒等等意外的概率较高,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保证地面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杂物,在床边设置护栏等,患者下床时需要有家属获得护士的陪伴,进而减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在患者的床头或者比较醒目的位置放置防跌倒、防坠床等文字的提醒标识,对于有安全护理风险的患者要加强巡视和观察,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活动的过程中要全程进行陪伴和搀扶,防止出现不良护理事件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8][9][10]

(4)并发症护理: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卧床期间很容易出现压疮、感染等等并发症,护士要积极的帮助患者进行护理,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在受压时间较长的部位垫软垫等物品减少摩擦,指导患者衣物要选择棉质和宽松的布料,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一般每一小时翻身一次,减少同一部位的长时间受压,帮助患者进行按摩护理来促进其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等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帮助患者使用合理的抗生素药物,预防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的情况

[11][12]

(5)营养指导:骨科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加强饮食营养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消耗的营养较多,因此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就更高,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也需要针对性饮食干预,不同年龄、营养需求的患者采用不同的饮食方式,保证营养均衡和科学饮食,尽量选择易消化、清淡和营养均衡的食物。加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严禁烟酒的摄入,减少生冷、油炸、刺激性食品的摄入。指导患者养成养好的生活习惯,对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13]

(6)健康宣教:骨科患者发病突然,往往对自身疾病缺少了解,因此护士可以针对患者的治疗需求和疾病特点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健康宣教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一对一健康宣教、健康宣传册发放和视频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其理解能力;针对比较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采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引导患者能够了解骨科病症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注意事项,从而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负性情绪和不良事件的发生[14]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6对患者的饮食、睡眠、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情绪状态:采用情绪自评表对患者进行情绪评价,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情绪越佳。

并发症:观察患者压疮(皮肤出现变色并有水疱形成)、感染(有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现象)、便秘(3天以上无大便)、深静脉血栓(经B超检查明确症状)发生情况,然后开展两组分析。

疾病认知度: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用药认知、复查了解等情况并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度越高。

1.4统计学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情况

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对照在表1呈现:

1 两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对比

组别

数例(例)

生活质量(分)

情绪状态(分)

一般护理组

46

71.06±4.51

51.09±4.12

预见性护理组

46

87.63±4.29

39.85±4.16

t

--

16.273

16.185

p

--

0.000

0.000

2.2两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

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对照在表2呈现:

2 两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对比

组别

数例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数例

占比

数例

占比

一般护理组

46(例)

37(例)

80.43%

7(例)

15.21%

预见性护理组

46(例)

44(例)

95.65%

1(例)

2.17%

X2

--

--

10.166

--

9.571

p

--

--

0.000

--

0.000

2.3两组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情况

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对照在表3呈现:

3 两组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对比

组别

数例(例)

治疗依从性(分)

疾病认知度(分)

一般护理组

46

67.84±4.27

70.06±3.52

预见性护理组

46

83.16±4.29

83.66±3.53

t

--

9.857

15.341

p

--

0.000

0.000

3.讨论

骨科患者的病症发生较为突然,患者一时很难接受自己的生理障碍和受伤情况,并且骨科病症治疗康复过程中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急剧下降,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就需要不断的优化护理模式来提升护理水平。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能够对患者护理中进行风险事件的评估和预判,从而对护理方向进行指引,通过护理风险评估来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指导来建立患者积极的治疗心态;通过安全护理来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通过并发症护理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进程;通过营养指导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宣教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5]

在本组研究中,首先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情况: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对照中,一般护理组分别为71.06±4.51(分)、51.09±4.12(分),预见性护理组分别为87.63±4.29(分)、39.85±4.16(分),(t=16.229),两组有差异;然后分析两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对照中,一般护理组分别为80.43%、15.21%,预见性护理组分别为95.65%、2.17%,(x2=9.868,p=0.000),两组有差异。最后分析两组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情况:一般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评分对照中,一般护理组分别为67.84±4.27(分)、70.06±3.52(分),预见性护理组分别为83.16±4.29(分)、83.66±3.53(分),(t=12.599,p=0.000),两组有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对骨科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更具有优势,并且实践性更强,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为促进其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方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文嘉.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6):191-194.

[2]么杨.护理流程再造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5):133-134.

[3]杨春嬿.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0):204-205.

[4]任彦峰,王丽燕,李慧.预见性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0):1868-1869.

[5]闵晓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探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5):629-630.

[6]陈园园.骨科患者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5):635-636.

[7]戴巧艳,何翠环,黄小芬,何冬华,谭运娟,彭明霞,魏转乐,黄天雯.创伤骨科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评价指标监测与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14):1910-1913.

[8]黄伟琼,蓝海瑜.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09):121-124.

[9]孙菊,朱峰峰,李小群,陈豆,袁普卫,董博.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研究[J].现代中医药,2021,41(03):119-124.

[10]马翠玉,沈秋兰,邢春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149-150.

[11]程继霞.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8):1434-1436.

[12]李淑杰.早期康复护理对提升骨科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8):1450-1452.

[13]张静.预见性护理指引用于骨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40-141.

[14]徐卫军,陈尹,林永生.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提升骨科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4):116-117.

[15]鞠春美.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