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李泽文 1 , 李雪松 2 ,孙敏 3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53 邹城市石墙镇卫生院 山东 邹城 273518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有关数据显示,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水产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在现阶段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以往发展模式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简单分析了水产养殖用药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威胁,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水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水产养殖;用药;水产质量安全

引文: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药物残留的影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如果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使用劣质药物等等,很难使水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中,水产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使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重要保证,需要根据水产品养殖用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管理策略,促进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1. 水产养殖用药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威胁

  1. 养殖问题

通过对水产养殖业的了解发现,用药存在违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长期存在,虽然已经被多次提出,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在以往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在发现水产动物感染某种疾病时,在进行药物选择时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比如,通常会选择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进行疾病治疗,这种方法不仅会降低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并且会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具体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缺乏科学性的管理。长此以往,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所养殖的品种较多,造成水产动物发生病害的几率较高[1]

  1. 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目前的水产品养殖中,虽然我国已经加大了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结合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部分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不够规范、缺乏强制性,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在一些地区的质量监管部门中,并没有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全面、详细了解,监督工作与实际情况出现相脱离的现象,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仅仅是存在于制度层面,难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地区的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阶段性的特点,监督工作很难进行长期、持续性的进行。此外,在我国一些地区,监管部门在对水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时,仅仅是采用简单的抽样检查的方法,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对待工作不够严谨,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模糊,养殖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等等问题,导致水产品质量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进一步加大了水产质量安全的监督难度。

  1. 加强水产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

  1. 提高对药物残留处理的针对性

在水产品养殖用药过程中,药物残留比较常见,并且很难避免,而对药物残留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用药行为的规范性。尤其是要避免以往用药的盲目性,或者按照经验进行用药,要深入研究药性,并且按照药物的使用量、使用次数进行用药,运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相关部门所禁用的药物,要坚决避免使用。比如,毒杀芬、杀虫脒等;其次,在确定病原菌的耐药性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量等等;然后,对于休药期的水产动物来说,需要与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用药时的时间以及药物的代谢时间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要保证水产动物的健康,避免水产品的质量受到药物残留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产动物正处于休药期,不能使其进入市场,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后,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使产品动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频率,能够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2]

  1. 推进水产养殖用药的减量行动

在我国政府的号召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措施,彻底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方案。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将水产养殖的用药减量行动落实到各个环节,包括日常的管理环节、病害发生的控制环节等等。可以对以往当地水产养殖病害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当地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了解病害发生的多发期,选择优质的养殖苗种,提高用药的精准性,以生态养殖技术为重要养殖手段,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量。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以“零用药”为重要的技术研究方向,在保证水产质量的同时,减少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的落实,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比如,对于病害的技术防治和控制,对于优质苗种的培育等等,还需要对苗种的产地加强检疫,将不同地区的特点区分开来,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养殖分类指导,切实保证水产品的质量。

  1. 完善监督体系

水产品养殖业十分庞大,对于水产养殖的监督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对水产养殖的用药进行管理和监督时,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并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第一,政府需要发挥重要引导作用,要加强对大型养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养殖者来说,需要帮助其建立用药记录的管理机制,健全用药方面的档案信息。针对水产养殖的情况,政府要制定相应监督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使休药期方面的制度能够得到严格落实;第二,政府可以建立专业的渔医人员队伍,使其能够具备专业的水产养殖知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使用药方面的管理机制能够得到全面落实;第三,为了避免一些养殖者存在侥幸心理,将养殖户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可以建立用药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养殖者的安全养殖意识,并且还能够提高养殖者养殖行为的科学性。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用药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养殖者能够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知道应该如何选择药物,能够学会分辨假药;第四,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地区来说,可以对水产品进行药物残留的严格检查,并且以检测结果为重要参考,作为水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依据[3]

结语: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在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对此,需要对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加强对水产品的质量控制,积极寻求多种措施,不断消除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将科学性、规范性融入到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水产养殖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晨辉,任源远,韩刚,曾昊,马兵.2019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总结及分析[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06):24-28.

[2]宋金龙,甘金华,穆迎春,张洪玉,韩刚,刘璐,李晔.水产养殖环节“非规范药品”使用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分析[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06):68-74.

[3]王玲芳.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生态养殖技术或成“破局”关键[J].当代水产,2020,45(0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