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伴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 (DN)伴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

韩荣梅

广西藤县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300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伴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36例。其中,使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的为参照组,添加尿毒清颗粒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更高;治疗前对比患者证候积分无差异,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较高,患者症状及功能性改善明显,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清颗粒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高发生率的合并症,其发展到中后期会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肾代谢潴留等表现,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变是无法根治且不可逆转的,但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延缓其进一步恶化,减轻患者受到的痛苦[1]。常规西药及饮食调理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进一步提升总体疗效,还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案。鉴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36例。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9:7,患者年龄在5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72±6.7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8:8,患者年龄在5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4±6.34)岁。两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于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胰岛素控制、血压监测、水电解质纠正及饮食调节,并给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初次应用剂量为0.15克,单日用药次数为1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剂量进行调整。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完成参照组相同工作后,添加尿毒清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尿毒清颗粒单次应用剂量为1包,单日用药次数为3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等)及症候评分,并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2]

判别标准:使用中医证候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候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t和x2进行检验,(6114c9ee0919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作为计量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前对比各项肾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6114c9ee0919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指标

例数

血肌酐(μmol/L)

肌酐清除率(ml/mi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36

409.24±185.84

291.86±161.47#

25.68±13.11

31.64±11.24#*

研究组

36

409.65±184.57

216.78±130.12#

25.65±13.22

40.58±12.17#*

注:#表示和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和参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对比患者证候积分无差异,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证候积分对比(6114c9ee0919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参照组

36

8.37±1.16

6.75±2.64

3.371

0.001

研究组

36

8.44±1.08

4.55±2.57

8.372

0.000

t

-

0.265

3.583

-

-

P

-

0.792

0.001

-

-

2.3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研究组治疗后共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参照组共25例,发生率69.44%。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对比上,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x2=14.266,P=0.000)。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引发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正常的肾功能发生障碍,生存质量明显降低[3]。该病目前无法根治,只能对其发展和恶化的速度进行延缓,最终仍需采取血液透析等方式维持其生命活动。随着糖尿病患者群体的增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几率也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4]。而在对治疗方法的探寻过程中,中医理念发挥出了显著的优势。本次研究即以尿毒清颗粒为重点,探究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中的治疗效果。

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归结于“消渴”范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脾肾虚亏,而尿毒清颗粒为中药制剂,其成分主要包括苦参、丹参、党参、制大黄、白术、车前草、黄芪、茯苓、川芎、姜半夏、白芍、制何首乌、桑白皮等,其中党参黄芪等可补气健脾、白芍能止痛、车前草利尿、何首乌补肾、白术除湿、川芎活血、大黄祛湿浊、姜半夏燥湿,诸药合用,能够达到固本扶元、祛湿除邪、活血补气、健脾养肾等效,有利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进行减轻,改善其身功能性,控制病情的发展[5]。而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尿毒清颗粒中的大黄,能够起到抗炎的效果,对患者自身的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具有调节的作用,且可以对肾间质的纤维化和肾小球的系膜细胞等进行抑制。而川芎和黄芪的配伍,能够对肾脏的血流量进行提升,达到改善肾功能的效果。除此以外,白术党参等药材也能够对细胞膜起到保护的作用,有利于对自由基的清除[6]。因此,将尿毒清颗粒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是有充足依据的。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对比各项肾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对比患者证候积分无差异,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对比上,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患者的肾功能的确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有较高的保证。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对其受损的肾功能进行改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且用药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疗效和安全性较高,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小娟,杨国东,程相杰.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TGF-β1,NO,IL-6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3):110-113.

[2]马亚琼,石帅.肾康栓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3):40-41.

[3]方敬,张芬芳,张拴成,等.益脾肾泄湿浊中药合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34(2):50-52.

[4]陈丽梅,赵玉丹,王婷婷,等.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v.40;No.177(6):131-133.

[5]孙军院,孙媛媛,陈磊鑫,等.尿毒清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2):261-263.

[6]洪晓丹,刘莎莎,余文惠,等.尿毒清颗粒联用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今日药学,2019,29(5):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