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探讨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王静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遴选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探究主体,分组方式为数字双盲法,组名称是试验组、常规组,各组均纳入39例。常规组接受基础康复干预,试验组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康复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研究数据相对比显示,试验组康复总有效率较高,SF-36评分更高,SSA评分更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康复训练具有理想效果,可改善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吞咽康复训练;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影响


脑卒中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为常见脑血管疾病,患病后患者极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可能性达到了75%。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后,可出现误吸、进食困难、肺部感染、饮水呛咳等情况,对于身心健康与生命质量均有严重影响,严重时还可造成患者死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医院治疗的78例患者为探究主体进行对照分析,分组后实施不同干预措施,重点评价了吞咽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效果,以下为具体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对象均为我院确诊、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计78例,治疗时段是2019年8月-2020年8月,研究前采用数字双盲法实施分组,分别为常规组、试验组,各组纳入39例。试验组年龄为60-80岁(均龄为70.04±3.26岁);男女患者比为19:20。常规组年龄是62-78岁(均龄为70.09±3.35岁);男女患者比为21:18。应用SPSS24.0软件对于组间资料并未发现差异,P>0.05。

1.3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合理服用药物,同时指导进行进食、吞咽训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落实各项医嘱。

试验组接受吞咽康复训练,主要措施为:(1)发音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发音,首先发出“f”音,缓慢吸气和屏气后发出“a”音,各发音进行3次,每次3min,每天3次,(2)空吞训练。协助患者取坐位后练习空吞咽动作,练习10次以后给予少量的固体食物,反复进行咀嚼,吞咽后继续进行空吞联系,完成后指导饮水,饮水量为2ml,共练习10次[1]。(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气、深吸气,憋气后咳出,指导呼气时缩小口唇,腹壁内陷后缓慢吐出气体,后进行深吸气,控制呼吸比为1:2,屏住呼吸时间为5s,练习3次短咳嗽,收缩腹肌并咳嗽10次。(4)吞咽训练。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训练,指导半卧位进食,食物选择原则是软烂、清淡,避免黏稠、难咀嚼食物,鼓励患者经口进食,逐渐恢复吞咽功能[2]

1.3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以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实施分析,主要标准是无效、显效与有效。

康复情况:评级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生活质量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应用SF-36(生活质量简表)实施分析,量表内容共有8项,分值为100分,评分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吞咽功能应用SSA量表实施分析,分值为5-39分,评分与吞咽功能障碍为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软件对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与正态分布相符合,采用均数±标准差“6114c5cfb9e67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6114c5cfb9e67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康复效果分析

试验组和常规组间的康复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较好,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康复效果量表[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n=39)

3

11

25

36(92.31)

常规组(n=39)

10

16

13

29(74.36)

6114c5cfb9e67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4.523

P

--

--

--

0.034

2.2康复情况分析

试验组和常规组间的治疗前的SSA、SF-36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表2为详细分析内容。

表2:康复情况分析量表(6114c5cfb9e67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分)

组别

SSA

SF-36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n=39)

28.36±3.24

11.14±2.31

15.25±3.26

22.36±2.46

常规组(n=39)

28.46±3.31

13.02±2.37

15.35±3.25

20.18±2.76

t

0.1348

3.358

0.135

3.682

P

0.893

0.001

0.892

0.000


3讨论

脑卒中的临床发生率较高,该疾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是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吞咽中枢功能被损害,进而启动吞咽,控制口咽,临床主要保险为无法进行吞咽动作,咽反射延迟等。吞咽中枢的皮质较厚,难以调节吞咽强度和时间,同时无法调节面部肌肉、舌肌和咀嚼肌的协调性,进而出现吞咽功能障碍[3]

根据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特点实施吞咽康复训练,可对舌咽神经产生刺激,促进大脑兴奋性提升,同时还可改善咽部的血流,可有效预防误吸、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开展呼吸、空吞、吞咽功能等康复训练,可促进咽喉部血液训练,促进吞咽模式建立,进而提高吞咽功能,改善疾病预后[4]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情况,还可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采取。


参考文献:

[1]方苗.吞咽障碍训练仪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23):187-188.

[2]于帆,余波,陈文华,金露萍.吞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伴随焦虑和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04):609-612.

[3]李平.探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4):106-107.

[4]夏春,盛飞,苌玲等.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2):13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