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梁菊萍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 观察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72例脑卒中合并BPH病患的尿动力学与治疗效果的资料,总结脑卒中合并BPH的尿动力学特征,同时依据其尿动力学体现给予TURP术治疗并研究治疗效果。结果 72例病患中47例存在梗阻,9例可疑梗阻,16例不带有梗阻。TURP术治疗一周后与一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国际前列腺病症与治疗前比对,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合并BPH病患尿动力学参数改变较之不带有BPH脑卒中更为繁琐,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利于缓解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 前列腺增生患者 尿动力学变化 临床治疗效果

前言: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病患通常出现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病患常见后遗症,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1]-[2]。并且它产生排尿异常的机制与脑卒中的不同部位有关,发生机制非常繁琐。前列腺增生则是我国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一,其临床症状以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到现在都没有阐明[3]。临床上诸多脑卒中老年男性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这类病患排尿异常的原因就更加复杂。论文剖析脑卒中后合并前列腺增生病患尿动力学特征,讨论临床干预方法,改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院内2019年2月-2020年2月由于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而落实尿动力学检验的72例60岁以上老年男性的尿动力学与住院干预资料的临床资料,病患年纪64-86岁,平均年纪(72.54±7.35),依据病患是否同时合并前列腺增生将其划分为脑卒中带有前列腺增生组与脑卒中不带前列腺增生组。

1.2 方法

1.2.1尿动力学检查

病患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时都处于脑卒中稳定期或者后遗症期。采取调流动力学分析仪,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尿动力学技术规范展开质量控制,检查前具体询问病患病史,对病患进行肠道清洁降低粪便对直肠测压的影响。第一在病患具有较大强烈尿意的时候记录最大自由尿流率,之后取截石位,无菌条件下通过尿道插入8F膀胱测压管到膀胱内,抽取尿液记录残余尿量,与此同时,直肠内置入10F直肠测压管同步监测负压,会阴部表面电极记录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以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的大气压为零点,对各压力线进行调零,生理盐水以50mL均速泵入膀胱,测定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注意观测储尿期是否存在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与此同时观察膀胱最开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必须注意憋尿机有没有收缩、逼尿机一尿道外活动协调情况与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排尿结束后用2mm/s的恒速向外牵引测压管配合恒速灌注测定最大尿道压与最大尿道闭合压。

1.2.2治疗方法

患者尿动力学检验达到TURP手术指标,展开开放性手术:即取病患仰卧位体位,等全身麻醉起效之后,以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耻骨后保留尿道或者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把前列腺切除之后,根据顺序把手术切口缝合。病患尿动力学检验符合TURP手术指标,展开TURP:即取病患膀胱结石位,等硬膜外麻醉起效之后,展开尿道扩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镜放入,设置电切镜的功率为250-300W之间,电凝功率调整为50-200W之间,并且在电切镜的引导下展开尿道、膀胱以及前列腺与精阜组织探查,清晰前列腺的增生程度,之后才用氯化钠注射液维持低压持续性冲洗,把膀胱经口六点钟方向作为进入点,从内口依次展开,一直到精阜,之后把包膜切开,把中叶切除,再选择12点钟方向把两侧叶增生组织连同精阜处腺体一并切除,术后展开尿道管留置,并且给予抗生素对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临床治疗前、临床治疗后1周、1个月后对病患开展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国际病症评分,观察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全部信息通过SPSS21.0软件开展统计剖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X±S)呈现,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或者构成比呈现,通过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前后病患生活质量比对

通过病患尿动力学成果的治疗措施后,病患的QOL评分在一周后与一个月后与治疗前相较具备突出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前后病患生活质量比对

项目

治疗前

治疗一周

治疗一月

脑卒中带BPH

4.42±0.71

3.41±0.35

2.93±0.17

脑卒中不带BPH

4.37±0.62

3.62±0.13

3.21±0.41

脑卒中BPH可疑

4.36±0.85

3.82±0.28

3.17±0.38

3讨论

现阶段,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诊断大多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直肠指检、超声以及膀胱尿道镜检查得出诊断,这属于形态学上的诊断,匮乏对排尿功能的评判,对膀胱憋尿肌功能的改变也匮乏判断。实际上,前列腺增生病患在下尿路症状是通过膀胱憋尿肌的功能与膀胱出口梗阻的严重程度一同起到作用的结果。当病患发生脑卒中时,膀胱逼尿肌功能通常存在异常,假如逼尿肌反射亢进等。在前列腺增生病患有可能引发膀胱憋尿肌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合并脑卒中病患膀胱憋尿肌功能的异常的情况更为繁琐,可能会引发膀胱逼尿肌的异常,假如逼尿肌活动低下、逼尿肌收缩无力、逼尿肌过度活动与膀胱顺应性的改变(低顺应性与高适应性)[4]

本组研究提示脑卒中伴有BPH病患残余尿量、膀胱憋尿肌排尿压与尿道闭合压变化比较脑卒中不伴BPH病患更加显著。所以,临床上在处理前列腺增生合并脑卒中病患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评估病患两方面的作用,准确判断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为主?,对病患进行精准的尿动力学检查显得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脑部的排尿控制中枢对腰骶部排尿反射中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证实,脑部的排尿控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额叶上部引。当脑部出血或者缺血性病理改变能够累积脑部的排尿控制中枢,对腰骶部的排尿反射控制有所降低,进而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本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不管是否合并BPH,憋尿肌亢进的发生率都偏高,说明脑卒中影响了患者的上位中枢的排尿控制中枢。本研究还发现少数脑卒中变换在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膀胱逼尿肌的反射依旧底下乃至于消失,这可能和上位中枢发生不可逆损害有关。本研究按照病患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给予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当病患逼尿肌功能发生亢进者给予M受体阻滞剂一星期后开始起效,一个月起效较为稳定,取得安全的尿控[5]

本研究显示,按照不同类型的尿动力学结果,制定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病患生活质量,保护肾功能。TURP术治疗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能够明显改善症状,避免憋尿及纤维化,改善长时间预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一舟, 徐倩, 万明发. 不同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尿动力学对比[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 024(002):377-378.

[2] 张君、任承德、陈国俊、陶涛、王明岗.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v.20(21):182-186.

[3] 张少杰, 徐晓峰, 杜泉,等.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_2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v.23(18):85-89.

[4] 郭晶平, 朱守林, 孙尉哲,等. 语言沟通与心理支持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30):3954-3958.

[5] 张宇, 方烈奎, 蔡思远,等. 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017(01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