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艳玲

永州爱尔眼科医院 425000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病患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1例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41例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各组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情况,以及总体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前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对比(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参照组低;总体疗效95.12%较参照组的82.93%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中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有利于改善病患干眼症状,提升视觉质量和总体疗效。

关键词】不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干眼症;临床疗效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多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此疾病,通常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部分病患术后极易引发干眼症症状,多体现为眼部灼烧感、异物感、干涩感和视物不清[1]。针对此疾病临床多应用药物治疗来改善或消除病患眼部的不适症状,从而提升其视觉效果,但不同药物治疗其效果也存在相应的差异。为此,本文特就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展开了研究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病患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2/19;年龄54至78岁,平均(66.5±5.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56至78岁,平均(67.1±5.0)岁。入选标准: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后发生干眼症现象,且符合干眼症相关确诊标淮[1]。剔除标准:既往存在干眼症或眼伤病史者;不适用本研究药物者;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清光眼和角膜炎等眼部疾病者。两组普通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厂商: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50093842)滴注术眼治疗,每次1滴,第1周每日4次,第2周每日3次,第3周每日2次,第4周每日1次。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厂商: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8025)滴注术眼治疗,每次1滴,每日4次,持续用药15d后根据病患恢复情况确定是否停药或调整用药次数。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各组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情况,以及总体疗效。干眼症状评分:应用4级评分法评估眼部异物感、灼烧感和干涩感,无症状:0分,偶有:1分,间断性:2分,持续:3分[2]。角膜荧光染色:将角膜分为4个区域应用4级评分法评估各区域荧光染色面积与程度,荧光素无着色:0分,散在点状着色:1分,着色比较集中:2分,片状或密集点状着色:3分,分值越高说明荧光染色程度越严重[2]。疗效判定显效:眼部异物感、灼烧感和干涩感均完全消除;有效:眼部异物感、灼烧感和干涩感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甚至恶化,总体疗效=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6114942d7e0bb_html_c4ec3661ca325396.gif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相关指标评分对比

各组治疗前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对比(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参照组低(P<0.05),如表1。

1各组相关指标评分对比(n=41,分)

组别

干眼症状

角膜荧光染色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参照组

t

p

2.38±0.68

2.41±0.66

0.203

>0.05

0.16±0.07

0.62±0.12

21.202

<0.05

2.33±0.72

2.28±0.74

0.310

>0.05

0.42±0.18

0.79±0.24

7.897

<0.05

2.2 各组总体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体疗效95.12%较参照组的82.93%高(P<0.05),如表2。

2各组总体疗效对比(n=41,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参照组

c2

P

25

15

18

22

2

7

39(95.12%)

34(82.93%)

6.390

<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而可用于干眼症治疗的药物较多,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均可达到消炎抑菌的作用,但对缓解或消除干眼症临床症状效果还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临床疗效已受到临床高度关注。

本文为进一步提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特就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观察,显示,两药联用的研究组经治疗后病患干眼症状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仅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参照组低;总体疗效95.12%较参照组的82.93%高,组间对比(P<0.05),此结果与杨玥报道相符[3],可见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症状治疗的可行性较高。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属复合制剂滴眼液,主要成份为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既是强效皮质激素,又是抗生素,可明为抑制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提升抗感染能力,因此,临床常将其应用于眼科手术的感染预防或治疗中,但有报道显示,长时间应用此药物有增加眼压的风险,对术后视力恢复有一定的影响[3]。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避免眼表炎性反应,提升泪膜稳定性,减少泪液分泌,从而缓解或消除病患术眼异物感、红肿和疲劳等症状,进而促进眼部组织恢复,提升术眼视觉效果,确保总体疗效[4]

总之,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中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有利于改善病患干眼症状,提升视觉质量和总体疗效。

参考文献】

[1]高巍,董宇晨,张凤,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1528-1530.

[2]王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行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8):120-122.

[3]杨玥.研究白内障患者术后应用激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137.

[4]何祖烽,黎作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10):244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