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6

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的护理效果,以作为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等待期的社会支持度、负性情绪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7d、14d、手术前12h社会支持度逐渐增加,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小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应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护理;心脏移植;等待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s during waiting perio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ode of soci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n the waiting period of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s.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8 and June 2020 were waiting for a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 84 cases,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social support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waiting period social support degree, the degree of negative mood, the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social support degre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gradually 7 days after admission, 14 days and 12 hours before surgery. The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degre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mode of soci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waiting period of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are; Heart transplantation; The waiting period; Mental state; The quality of life

心脏移植作为心脏病的非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主要针对晚期心力衰竭和动脉冠状疾病患者,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疾病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1-2]。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大为提升,患者预后得到改善,心脏移植手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3]。但在我国,器官移植一直存在供体不足的问题,这延长了患者的等待时间,不少患者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死亡[4]。由于心脏等待的不确定性,及患者对移植本身存在的认知不足问题,使得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且能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恢复[5]。有研究报道,社会支持在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方面,具有正向作用[6]。本研究拟以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作为护理手段,探讨在改善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负性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中的意义,以作为临床参考依据。以下是研究过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院伦理会批准研究的前提下,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84例,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18岁~75岁之间;(2)符合心脏移植标准且在我院住院等待心移植;(3)患者意识清晰,读写、语言功能正常;(4)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肝脏、肾脏等重大器官功能不全者;(2)等待期<2周的患者;(3)合并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患者。最终纳入样本的84患者平均年龄42.9±3.3岁,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类型、心功能等级等对比具有一致性,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见表1。

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42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t / χ2

p

性别

27

29

1.335

0.527

15

13



年龄()

42.3±4.3

42.7±3.6

1.243

0.385

婚姻状况

已婚

35

36



未婚

6

5



其他

1

1



受教育程度

小学

9

7

1.309

0.291

中学

24

26



大专及以上

9

9



医疗付费方式

自费

3

5

1.365

0.218

医保报销

39

37

1.225

0.433

疾病类型

扩张性心肌病

30

30

1.533

0.275

肥厚型心肌病

7

8



冠心病

5

4



合并症

高血压

11

13

1.536

0.359

糖尿病

15

16



其他

12

13



心功能等级

III 级

15

17

1.544

0.339

IV级

27

25





1.2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实施心脏移植等待期常规护理,内容包括:(1)饮食护理。以少食多餐的原则,食用高营养、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限制水分摄入量,防止给心脏造成过重负担。对出现便秘的患者,适当增加含纤维食物的比例,并协助患者按摩腹部、促进胃肠道蠕动、增进消化。(2)口腔护理。为防止口腔炎症,注意口腔的清洁,饮食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次以0.05%洗必康溶液含漱3min以防止炎症发生。(3)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不可用力过猛造成心脏负担。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安排下床活动,以患者不感到过度疲累、心悸为准。(4)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以温和言语宽慰患者等待期焦灼心理,纾解患者不良情绪。

1.2.2 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以心脏移植等待期强化社会支持与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的内容包含提供医学信息、提升家庭支持度、强化社会参与支持,而心理护理是一组基于理性情绪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健康教育的综合性护理。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贯串整个等待期,详细干预措施如下。

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包括:(1)医学信息告知。将心脏移植相关知识、患者治愈案例等信息张贴在科室宣传栏,发放《知识手册》等纸质材料,将患者加入手机微信群组,定期发送相关文章,让患者可以方便的了解疾病、手术、预后等相关信息。(2)提升家庭支持度。根据患者家属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等个性特征,给以一定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心脏疾病及手术的认知度,强调家人的支持对患者相当重要,指导家属一定的陪护技巧和情绪引导的方法。(3)强化社会参与支持。了解患者家庭及经济来源,协助患者加入国家医保计划,对经济困难的患者给以一定程度的费用减免。成立病友圈,定时组织病友交流,邀请已经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给以患者鼓励,树立治愈信心。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on Therapy, RET)[7],在充分与患者交谈的前提下,了解患者负面情绪与思想。以ABC理论对患者进行干预,A为事情发生本身,B为对事件的看法,C为产生的情绪和反应。让患者认识到,A事件发生本身,并不会直接对应产生C,而是B的看法产生了C的行为。举例说明,某些患者觉得:“想想要换一个别人的心脏,就觉得很难受和别扭。”患者心脏移植本身并不会直接使患者产生别扭的反应,而是对心脏移植的非理性看法,造成了患者负性反应。针对患者的非理性思维重点干预,以积极的、客观的思想取代患者的不良思想,则患者不良反应自动消失。RET干预采用分次进行,初期每周2次,后根据情况改为每周1次。(2)音乐与放松疗法。在每次RET干预后,将患者安置于静室,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舒缓音乐,让患者采取平卧姿势,放松身体,调均呼吸,从头至脚用意念扫描,并心中默念“放松”,直到身体从上到下完全放松。(3)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手术注意事项、饮食睡眠活动要求、自我保健等内容给以教育,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与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社会支持度评定

采用社会支持度量表(Social Surport Rating Scale, SSRS)[8]对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客观评估,该量表分为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Likert 4级评分,总分最高分4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度越好。支持度按照等级划分为:<20分为社会支持度差;20~30分为社会支持度一般;>30分为社会支持度良好。

(2)患者心理状态评定

采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9](SAS、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20个条目,采取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将最后总分换算成百分制,以<50分代表无焦虑、抑郁情绪;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

(3)患者生活质量评定

基于简明健康量表SF-36[1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分,自制适用于本科室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分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精力、总健康度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将各个维度的评分换算成百分制,最终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在该维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度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61138545d8657_html_2845e08beafacb25.gif 描述,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社会支持度对比

入院时、入院3d后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入院7d、14d、手术前12h患者社会支持度逐渐增加,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度比较(n=4261138545d8657_html_2845e08beafacb25.gif

组别

入院时

入院3d

入院7d

入院14d

手术前12h

对照组

24.41±3.34

26.54±3.78

28.78±4.39

30.87±4.65

33.49±5.14

观察组

24.56±3.21

25.76±3.32

26.43±4.37

27.55±4.39

27.43±5.33

t

1.688

1.317

1.168

2.389

1.366

P

0.654

0.205

0.011

0.007

0.003


2.2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入院时、入院3d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d、14d、手术前12h两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1,3-2。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心理状态对比(n=4261138545d8657_html_2845e08beafacb25.gif

组别

入院时

入院3d

入院7d

入院14d

手术前12h

对照组

68.33±5.27

65.32±5.34

57.41±5.20

50.36±5.14

43.65±3.13

观察组

68.42±5.35

65.45±5.30

64.22±5.16

60.43±5.21

57.33±4.37

t

1.376

1.625

1.307

1.189

2.383

P

0.254

0.163

0.015

0.007

0.003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心理状态对比(n=4261138545d8657_html_2845e08beafacb25.gif

组别

入院时

入院3d

入院7d

入院14d

手术前12h

对照组

65.23±5.66

62.49±5.27

56.45±5.21

48.23±4.21

39.21±3.24

观察组

65.45±5.32

63.41±5.38

60.41±5.43

56.35±5.30

54.48±5.37

t

1.543

1.633

1.338

1.188

2.335

P

0.432

0.256

0.010

0.009

0.005


2.3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入院时、入院后3d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差无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入院7d、14d、手术前12h,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4261138545d8657_html_2845e08beafacb25.gif

组别

入院时

入院3d

入院7d

入院14d

手术前12h

对照组

53.36±5.39

58.43±5.30

63.49±5.45

74.55±5.30

83.99±8.39

观察组

53.43±5.66

56.21±5.88

60.41±5.32

68.43±5.38

73.48±5.31

t

2.232

1.338

1.107

2.382

1.345

P

0.352

0.315

0.009

0.006

0.005


3 讨论

3.1心脏移植患者在等待期心理状态探讨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治疗的唯一途径,手术是否能成功、心脏供体是否及时到达等不确定性因素,给等待期的患者带来了承重心理压力[11]。周瀚,张利峰等人[12]的统计中显示,超过50%以上的患者在等待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问题。宋红霞[13]的研究中对10例等待期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访谈,发现患者存在心理冲突、过度依赖、非理性思维方式、严重负性情绪等心理问题。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初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示患者存在中度焦虑、抑郁情绪,这与上述结果相符。这提示对等待期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3.2社会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能够使得患者患病期间得到更好的照顾,更能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给患者安全感和归属感[14],是患者疾病恢复的保护因素[15]。心脏移植等待期时间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如果缺少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将很难维持下去。在此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应用了强化的社会支持干预,给患者从医学信息、家属、经济、病友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全面提高患者的支持度。经入院后两组患者的统计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在入院7d后开始明显分化,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度随时间增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良好的社会支持从经济层面、情感层面、信息层面为患者消除了担忧,稳定了患者情绪,是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

研究指出[16],负性情绪不仅能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更能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预后恢复,针对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进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本次研究采用了心理干预中的理性情绪疗法(或称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着重于对患者非理性认知与负面情绪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使患者放弃错误认知,而代之以正确的、理性的认知,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董芸,李燕君等人[17]的研究中应用了该种心理干预,并联合社会支持,给患者以多维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患者负性情绪逐渐降低,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本次观察组患者应用了强化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相联合的方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了传统健康教育的干预方式,入院7d之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开始显现出差异,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较低,而生活质量明显较高。这提示本组研究中采用的心理护理方式,在2周的心脏等待期对患者的情绪改良是有效的。研究中除了采用理性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还配合了放松法和改良版的健康教育。放松法能改善患者躯体紧张度,提高躯体的健康度。而健康教育从理性上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强化等待期的治疗效果。这从躯体、生理、情绪、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正面影响,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患者供体等待的时间各不相同,如等待时间过短,则干预研究失去价值;而等待时间过长的患者,因经济负担等原因,更倾向于选择出院等待,这部分患者干预效果也欠佳。因此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本院住院等待且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此外,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多种表现,如无安全感、无价值感、不信任感、依赖性强、恐惧、忧虑等,这需要更为专业的心理干预。

4 结论

在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应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弓宸,代琦,史润泽,仝贝贝,康晓凤.心脏移植受者服药依从障碍和干预策略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4):535-541.

[2]王卫红,王波,秦鹏.风险评估护理体系在心脏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7):1064-1066.

[3]梁晓丽,崔妮,刘伟,李茹,矫俊,郑丽红.离体切除心脏肿瘤患儿自体心脏移植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1):131-133.

[4]周彬,谭文君,邢斌瑜,申存毅,杨勤玲.等待肝移植病人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J].全科护理,2020,18(15):1816-1819.

[5]周琴飞,赵佳正.心理状态与器官移植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89-191.

[6]吴艳荣,曾珠,高彩霞,王露珊,李燕君.心脏移植等待期受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2020,15(04):534-538.

[7]张阳,党元娜,介靖娅,汪雪.理性情绪疗法对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及照顾负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4):96-98.

[8]汪英,肖文婷,贺遵芳,陈爱华,汪文雅,刘友.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器官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04):551-553.

[9]廖苑,郑宗珩,韩明,潘雄英,伍梅娟,成守珍.肝移植受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34(09):537-541.

[10]何细飞,王昭昭,张丽萍,张子云,曾铁英.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306-3310.

[11]叶尘宇,庄亚敏,张颖,季建林,陈昊.不同时间点心脏移植等待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5,36(02):87-91.

[12]周瀚,张利峰,胡爱玲.基于Web of Science近10年器官移植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06):6-13.

[13]宋红霞.心脏移植患者等待供体期间的心理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3):217-219.

[14]马玉凤,季丽丽,韩冰雪,王苗苗,卢国华.乳腺癌患者的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06):721-726.

[15]陈丽萍,王慧华,李燕君,董芸.心脏移植受者居家康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4):2464-2469.

[16]罗珠嘉,陈玉红,郑雪梅,刁祺祥.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与负性心理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17,32(19):93-95.

[16]董芸,李燕君,曾珠,陈丽萍.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在心脏移植病人等待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3):2217-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