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的应用研究

郝宴,黎维芳,邹德庆,王毅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2-2021.2月内收治的6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应用普通护理)和观察组(34例,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心静脉导管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能力,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ICU;集束化护理策略;ADL评分;中心静脉导管;效果

在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导管为常用技术,能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保证危重患者能够及时进行抢救,确保生命安全[1]。但是在ICU中心静脉导管中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因此为确保患者导管应用安全,则需要采取高效护理干预。此次研究则深入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实际效果,主要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20.2-2021.2月内收治的6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 (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范围:40-66岁,平均年龄:50.17±2.37岁)和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范围:42-67岁,平均年龄:50.19±±2.38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为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问题,沟通障碍,②感染患者,③肺水肿、心力衰竭患者,④配合度较低。患者常规性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

1.2.1 普通护理

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ICU中心静脉导管等相关知识讲解,给予患者日常护理、病情观察等普通措施。

1.2.2 集束化护理策略

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策略,主要内容:

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均完全掌握集束化护理方法,具有较强护理职业理念。

②建立集束化护理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完善集束化护理计划。

③实时监测置管过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置管要求操作,密切观察导管置管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上报调整,保证置管安全。

④ 导管日常维护,按照导管维护标准进行,采取无菌治疗巾对导管接头进行包裹,护理人员对手部位进行消毒处理,连接无菌装置。及时更换输液装置,除外还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渗血等清理,需要采取无菌纱布敷料,并及时更换。

⑤导管健康宣导,告知患者导管留置注意事项,避免引起较多并发症。

⑥感染指标监测,及时监测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等感染指标,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感染情况,应该及时采取中心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进行厌氧和需氧培养,准确判断是否为感染。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发症:呼吸道感染、脱管、导管堵塞、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呼吸道感染+脱管+导管堵塞+其他)/总例数。

根据ADL评分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

0-35分,表示需要完全辅助,35-80分,表示需要轮椅生活辅助,80分以上,表示大部分生活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两组ADL评分,并以(61138325f0480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n,(%)]

组别

例数

呼吸道感染

脱管

导管堵塞

其他

发生率

对照组

34

3(8.82%)

2(5.88%)

2(5.88%)

2(5.88%)

9(26.47%)

观察组

34

0(0%)

0(0%)

0(0%)

2(5.88%)

2(5.88%)

χ2

-

3.139

2.061

2.061

0.000

5.314

P

-

0.076

0.151

0.151

1.000

0.021

2.2 两组护理前、后ADL评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护理前、后ADL评分分析 (61138325f0480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42.33±4.23

48.78±4.64

观察组

34

42.36±4.25

55.38±4.87

t

-

0.029

5.721

P

-

0.977

0.001


  1.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中心静脉导管能够为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能够避免反复穿刺痛苦,能够用于长期肠外营养支持[2-3]。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效果较广泛,但是对导管维护和应用要求极高。采取高效护理管理策略,能够减少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集束化护理策略是临床中常用护理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多显著成果[4-5]。集束化护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建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制定标准、完善集束化护理策略,以此保证护理策略能够稳定、顺利实施,确保护理效果[6]。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ICU中心静脉导管中,主要是通过对导管进行日常维修,保证导管无菌、留置安全。由于患者对导管使用相关知识认知较薄弱,极容易引起较多导管不良事件发生,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确保每位患者均完全掌握导管应用注意事项,提高对导管感染等并发症预防效果。通过进行感染指标监测,实时掌握患者导管留置情况,放置感染发生。此次研究则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实际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并发生发生率为26.47%,说明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ICU中心静脉导管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能力,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 孙红. 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J]. 药品评价, 2019, 016(020):18-19.

  2. 郭莹.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7):98+102.

  3. 张艳, 朱舒婷.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11):P.38-38.

  4. 侯亭如.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18):8-9.

  5. 袁英.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20, 523(14):548-548.

  6. 翁娟.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及并发症情况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4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