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3

住宅建筑设计优化分析

李梦野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200090


摘要:实用性能是住宅的首要判断标准,也是衡量住宅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筑设计的完整性也不容小觑。高质量的建筑应当实现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统一,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为探讨住宅建筑的优化设计,应当将业主需求、项目方案等多种因素合并讨论。本文将探讨住宅优化设计和提升美观程度的措施,同时讨论住宅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方案。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住宅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为住宅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住宅质量的提升应当与工程项目的进展齐头并进,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妥善处理住宅建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缩减项目成本,使各项资金的利用更加高效化、施工流程布局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从而提升项目组的工作效率。

1、设计优化的要求

1.1安全性要求

作为一项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住宅建筑的布局能够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优化中,首先应当对其安全性进行考量。只有符合国家安全性能标准的住宅设施才能投入使用。这一标准包括诸多方面,例如住房设施结构、功能结构布局等等。只有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优化,才能为住户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1.2功能性要求

为满足住户居住的多方面要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还应当考虑到多项功能性要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因此,对住房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而是集美观性、功能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要求。此外,随着住宅建设行业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体验感更强、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的住宅才能在市场中赢得优势地位。因此,合理化使用设计技术的形式、以更加合理的设计观念对住宅进行设计优化,成为了新时期住宅建设行业的要求。

1.3环保性要求

环保是新时期住宅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就住宅设施的发展历程来看,未来的住宅建筑势必将朝着更加环保、更加绿色的方向推进。因此,住宅建筑设计人员应当树立环保理念,在所用建筑材料中增添环保材料,尽量避免因材料质量不佳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为使住宅符合住户对健康居住的要求,住宅内部也应当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建造,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环保的观念应当落实在住宅建筑设计和实际施工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落实细节的处理,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环保性能,从而避免周围的环境污染,同时使住户获得更加绿色、宜人的居住环境。

2、户型的优化措施

人口的流动将会造成局部地区人口构成比的变化,人口素质也会随之出现改变。就宏观数据来看,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人口结构,相互之间差异显著。因此,住宅建筑的设计中也应当考虑到住户的人口结构问题,让优化举措更加具有针对性,以满足不同人口结构对住房外观和性能的要求。传统的简单化、单一化设计难以满足现代复杂多样人口结构的要求,而优化户型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就住户的立场而言,经济能力是购买住房的第一标准,其次,住户本身的喜好也影响着其对于住房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住宅建筑设计师应当进行人口结构调查,并且充分了解本地区住户的心理需求变化,对住房进行针对性地设计施工。例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多代式,而SOHO的新型家庭模式也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家庭模式与传统模式差别较大,二者对住宅设施的户型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工作人员应当顺应这一变化,为不同的家庭模式制定出不同模式的住宅。再例如,多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需要卧室数量较多的住宅,而其中老人和儿童的卧室设计应当有所不同。故而设计师在考虑到家庭模式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一位家庭成员对房屋设计的潜在性要求,以个人对生活空间的要求进行住宅建筑内部的调整,避免产生拥挤、冗杂等问题。

3、生态理念对于设计的重要作用

作为施工行业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施工工作能否平稳推进,以及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能。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的核心问题,设计欠妥、结构不佳、用料老旧的住宅建筑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为生态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为有效降低住宅建筑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设计师应当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将低碳、绿色的设计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减少住宅建筑施工对资源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简而言之,生态理念即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它不仅仅是纲领性、指导性的“口号”,而更应当被运用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并得到切实的落实。若能够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中,还有助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且有助于相关企业和单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功能、空间的优化

4.1以人为本

住宅建筑空间和功能优化的首要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应当在设计环节便得到良好的落实。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就是以住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住房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精确掌控住宅建筑的功能面积,避免因面积分配不合理而造成房屋过于清冷或过于拥挤的布局。面积太大的房屋容易让人感到空旷不适,而面积太小则会造成无形的压迫感,同样不便于住户生活。因此,住宅建筑设计师应当提前对房间面积进行合理的划分,并提前了解相应住户的生活喜欢和个人喜好,不断提升住房的设计感和实用性,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提高宜居性

设计优良的住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人们居住的幸福感,同时还能使住户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获得更优质的生活体验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升住宅的宜居性是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的重要工作之一。住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人们的休息、娱乐等多种活动都离不开住房建筑。若住房设施的设计欠合理,则可能导致住户生活质量的降低。不良的居住感受可能带来投诉增加等多种问题,不利于相关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住宅建筑设计产业的发展。因此,为有效提升住宅建筑的宜居性,首先应当从住宅的建筑材料入手,使用绿色、清洁、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应当贯彻绿色施工理念,真正将建设出环境宜人、布局宜居、质量上乘的住房。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住房空间的层次性进行合理设计,切实落实细节的优化,从而完善住宅设施的功能。

4.3设计合理

住宅的良好设计不仅在于所用材料的绿色环保,更要注重设计本身的合理性。若在设计环节出现失误,则有可能造成后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随着人口数量的提升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住房面积在城乡规划中的占比也同样有所提升。且房屋交付使用后,重建工作相当困难,因此住房的设计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日常设备的合理布局一定要在设计阶段即得到完善,以提升住宅的使用价值。

4.4设计要考虑舒适度

房屋的舒适度直接影响住户的居住体验。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周围和内部环境的特性,例如,可以预先留出一些后续将被用作建设娱乐设施的场地,这些场地的建设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绿化带的设计布局也不可或缺。环境质量的提升需要绿色植物,良好的绿化带设计能够使居住环境更加清新宜人。此外,在住房的内部环境方面,设计师应当对所用材料的安全性加以考量,确保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住宅内部的通风系统也应当予以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自然地势的优势,降低设计消耗。

4.5设计要大方美观

住户对住房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使用层面,设计的美观性也是纳入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在保证房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对住房的外观设计进行合理的美化,以提升其观赏价值。

5、生态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5.1该理念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生态环保是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师应当在设计之前便对房屋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考量,在设计时应当以低消耗、低污染为主要原则。生态理念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体现,它能够有效地协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2外部环境设计

住宅建筑的选址问题是建筑外部环境设计需要纳入考虑的重要方面,交通的便捷性是其中的重点。大型工厂、药厂等应当远离居民建筑,而绿化环境应当靠近居住区。在设计住宅外部环境时,首先设计师应当将住宅位置和周围的绿化特点相结合,给绿化布局增添新的内涵。例如,可以利用绿化带增添住宅小区的特色,在绿化带中植入当地特色植物等等。

5.3在材料方面

居民住宅的设计应当重视环保理念的实施,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材料的选择应当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参照,尽量选取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在缩减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塑料等容易造成火灾的材料不应大量应用于室内。

5.4通风采光设计

传统的房屋通风系统大多需要借助电力进行运作,这类通风系统会造成较大的能耗,不利于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新型住宅建筑应当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地势的优势,争取实现通风采光系统的“自然驱动”,节约电力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5.5对于能源的利用

自然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良好的住宅建筑设计应当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优势,例如,利用当地的光照条件进行太阳能供暖,可以节约电能供暖造成的资源消耗,同时还有助于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5.6提高空间利用率

空间的利用率有赖于合理的建筑布局规划。一些必要的通道设计如逃生通道、消防通道等的设计更应当严肃谨慎。此外,设计师还应当合理分配住宅建筑中的各个功能区域,争取以最少的土地利用实现最合理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提升住户居住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减少使用后的翻工维修,从而极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

6、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是一件繁琐复杂的任务,其中包含着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诸多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设计能够提升住户的幸福感,同时有助于良好城市风貌的建设。因此,在设计工作伊始就应当将各类影响因素加以综合并纳入考量,让住宅建筑真正符合居民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产品选用技术(摘录防水材料选用技术部分)[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1期(总114)[C],2010.

[2]梁亦国.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7(23):95-96.

[3]蔡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47.

[4]张宇.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及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