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浅析名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邹永恒

云南省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小学

摘要:一直以来,“名师”作为一项荣誉和责任,始终是所有教育者向往和奋斗的目标。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名师的稀有性。今年,我有幸在校领导的推荐下参加了由楚雄州开发区实验小学举办的助力乡村青年教师培训——“2020年国培计划”云南省中西部项目。由此对名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有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名师 乡村学校 义务教育 均衡


一、何谓“名师”

(一)名师的概念

简单来说,名师就是有名的教师。是指深谙教育科学发展和学生发展规律,具备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事业有公认的重大贡献,并发表有相关教育著作的教师。

(二)名师先进性

作为名师,他们几乎汇集了所有优秀教师的特质。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超高的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视角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他们在教育教学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代表着当下教育发展的高度和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

(三)名师的历史任务

从概念上看,我们不难判断出要获得这项荣誉的难度。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想达到这样的高度,所需要的付出可能长达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甚至终其职业生涯也不一定能成就,这造成了名师的稀有性。名师严苛的评选规则决定了这项荣誉的获得者一定是教育行业的集大成者,是整个教育行业的标杆。因此,这使得名师也将担负着教育教学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这是一种荣誉,也是种责任。

二、现代学校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我国教育发展特点来看,当下基础教育点多、线长、面广、量大,虽然总体发展水平有很大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巩固、保障不到位,素质教育未落实等问题。

不仅如此,随着国民教育观念的发展,人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需求的提升,再有进城务工子女就地入学政策落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就造成,城区学校生源爆满和农村学校生源的不足,城乡教育发展迎来新问题。就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计结果来看,当前现存学校12379所,比上年减少99所,预计将来还有进一步缩减的可能,城乡生源差异极端化问题短期内会越来越严重。

尽管自2012年起,国务院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下定决心,相关措施也都在全国各地区落地,但从整体来看,乡村学校的尴尬局面短期内仍难以改善。

三、让乡村学校“师出有名”

(一)原因分析

就当下城乡学校存在的问题来看,虽然显现出地区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但也反映出学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比城市,乡村学校地处偏远,生活环境差,家长素质相对较低,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难以吸引人才,教学质量低。抱着对优质教育的向往,部分家长宁愿让孩子背景离乡,也不愿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二)应对措施

为了减轻城市学校“生满为患”的办学压力,缓解乡村学校“招无可招”的尴尬形势,应有针对性的提升乡村学校教学地位,建立乡村家校信任感。具体措施有:

1.进一步完善乡村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的完善不仅要建立在教学硬件上,还应考虑周边环境。全面推进教学现代化是当下已完成落实的均衡政策,但真正完善的学校环境应该还包含校园外部条件,如学校周边的交通及生活环境等等。

2.建立完善的升学体系

教育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相互联系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小升初及初中升高中体系尤为重要。保证学生升学的各阶段能连续平稳过渡。

3.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的“名师”工程建设

(1)建立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帮扶合作。通过多样的形式将名师、骨干请进乡村课堂,建立常态化帮扶,并针对帮扶效果进行一定标准的验收考核。

(2)加强名师驻乡村合作。名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都是乡村教师所欠缺或不完善的,要补足这一缺憾就需要利用先进带动落后,以强扶弱,全面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3)着力加强乡村教师的本地骨干和名师培养

无论是合作还是挂职帮扶都不能根本上解决乡村学校口碑问题,这就要着力加强乡村本地教师培养,从乡村教师人中培骨干,育名师。要使乡村学校声名远播单靠硬件设施远远不够,人才才是学生长远发展的保证,名师、骨干就是这样的人才。

(4)提高乡村骨干、名师的待遇。乡村骨干和名师的培养本质是服务于本地学生,而要留住人才最直截有效的方式就是待遇问题。不仅要培养得出,更好留得住,要为乡村教育发展做长远打算。

(5)完善名师、骨干带徒规则。名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提升学校知名度上,最重要的是培养教师上,普通教师才是一所学校的根本。因此,利用名师、骨干进一步培养优秀教师就显得格外重要。具体措施:

①选用名师、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利用名师、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和引导作用,带领学科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负责开展专题研究和相关课题研究。

②推荐名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一堂好课中充满教育教学的智慧,是普通教师学习的黄金地点,能给人深思和启迪,让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浸润先进的教学方法。

③成立名师、骨干教师为主导的课题小组。结合乡村学校发展状况,因材施教做好课题研究,更好的服务了乡村学校教学。

四、结论

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优质教育的心情会愈加迫切。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城乡教学招生极端问题,解决乡村学校发展成为首要问题,只有乡村学校真正“立”起来,才能帮助城镇学校缓解压力,进而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