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贾政转

大冶市人民医院 湖北 大冶 43510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研究。

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又对相关患者做了二次采血检验,同时将第一次检验列为研究组,第二次检验列为参照组。分析并找出这些患者影响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以及观察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情况,同时将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从100例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中共发现有27例存在操作因素、有42例存在样本因素、有23例存在用药因素、存在其他因素有8例。研究组包括PT、APTT、TT、FIB在内的各项血凝指标平均值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借助统计学工具检测存在意义(P<0.05 )。结论 本文研究证明操作因素、样本因素、用药因素等均与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有直接关系,这些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同时针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应进行第二次检验,以此来增强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关键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相关因素;二次检测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是临床对于疾病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果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受到影响,那么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或预后,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临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作为血凝试验来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根据其检测结果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出血或者有血栓性疾病,临床诊断价值较高[1]。由于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本文主要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择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一般资料,患者年龄区间在22-76岁,均数(49.23±3.15)岁,患者性别占比:62例男性占比(62.00%)、38例女性占比(38.00%),所有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征求其同意后均接受第二次检验。


1.2 方法

检查前一天,患者禁食,禁饮, 第二天早上,在禁食状态下从患者体内抽取4 mL肘静脉血,离心处理[3]。 使用美国沃尔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CL-TOP7凝血分析仪将血液送至实验室进行凝血检测,并选择与该仪器相匹配的试剂。从检验不合格患者中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并规避后进行二次采血检验。

1.3  判定标准

分析并找出这些患者影响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以及观察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情况,同时将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n%)代表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表1:从100例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中共发现有27例存在操作因素占比(27.00%)、有42例存在样本因素占比(42.00%)、有23例存在用药因素占比(23.00%)、存在其他因素有8例占比(8.00%)。本组数据见表1

表2:计算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平均值,结果研究组PT、APTT、TT、FIB各项平均值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借助统计学工具检测存在意义(P<0.05 )。本组数据见表2

表1 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n)%]

影响因素

例数

发生率

操作因素

100

27(27.00%)

样本因素

100

42(42.00%)

用药因素

100

23(23.00%)

其他因素

100

8(8.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血凝指标检测结果(`x±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

研究组

100

19.05±3.77

39.36±7.01

19.03±8.62

1.33±0.86

参照组

100

13.10±0.65

25.38±5.35

13.50±1.13

2.80±0.5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经研究操作因素、样本因素、用药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均是影响检验结果的直接原因[4]。临床对血凝试验进行检验时,其一,受操作人员操作因素的影响,由于其缺乏经验或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操作标准执行工作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影响。其二,受样本因素影响,从样本中采集的少量血液导致相对大量的抗凝剂,这可能会延长测量结果。 此外,采血时间过长、混合不充分、离心保存不当、未能在24 h内完成检测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其三,受用药因素影响,有的药物会对凝血功能的性质造成一定影响,服药后,患者血液中抗凝剂浓度升高,凝血功能增加,影响检测结果。还有肢体输液侧的血样会使血液被药物稀释,这会使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5]。其四,受其他因素影响,总结临床经验发现, 中晚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其FIB 异于正常女性,因此,合理的测试应根据人体的自身条件进行。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证明操作因素、样本因素、用药因素等均与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有直接关系,这些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同时针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患者应进行第二次检验,以此来增强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魏雪梅, 骆海涛, 李大可,等. 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J]. 糖尿病天地, 2020,17(9):105.

  2. 付旻.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12):133-134.

  3. 魏玉红.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30):273-274.

  4. 王春霞. 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87):176,179.

  5. 杜秋阳, 高沙沙, 赵协,等. 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及分析[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9, 40(0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