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研究

刘声彦

贵州黔茶联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564104


摘要: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口感香甜柔润,在我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茶品。传统红茶加工以半人工半机械化操作为主,虽然能够保证红茶的质量,但是在红茶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传统加工工艺显然已无法满足红茶加工生产的需求,且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标准参数。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研发“人无我有”的新技术,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红茶加工工艺,是广大红茶加工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文本重点对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红茶加工;数字化;智能化控制

  1. 初制工艺流程

  1. 萎凋与温度控制

红茶萎凋室内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在28~3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比如每次作业100KG茶青,需要使用20m2的恒温、恒湿萎凋室,萎凋室内部需设置一台5KW的热风机,风机口温度控制在700℃左右,和50m2的六层摊青筛网,每m2筛网放置2KG左右红茶鲜叶,并使用大功率风扇增加热风流动性,使用一台排气扇专门排放红茶萎凋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热量,避免对红茶品质造成影响[1]

  1. 揉捻和晾青的数字化控制

红茶揉捻和晾青的数字化智能控制,主要借鉴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是为了使得红茶芽、叶等组织的输到机能增强,以达到损伤部分红茶叶组织的目的,进而加快红茶加工期间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反应,使得红茶具备浓厚的香醇味道。数字化智能控制红茶晾青,主要是为了平衡茶叶中生化物质与水分,使得下一步工序可以更好提升红茶品质。揉捻工艺同绿茶,增加茶叶的色香味浓度,这一过程中叶细胞被破坏更容易进行后续的发酵工作。

  1. 红茶发酵的数字化智能控制

1、发酵温度和湿度

发酵在红茶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步骤,直接影响着红茶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会对发酵的质量造成影响。发酵实际上是一种氧化还原,在酶促作用下氧化聚合,茶叶发生红变,发酵温度适中的情况下,嫩叶红色均匀,老叶红中带青,没有青草气,如果在发酵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影响红茶酶的活性,严重对发酵进行造成影响;如果发酵温度过高,会加快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速度,并加快聚合物转化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多酚类物质只能保留少量为氧化部分,严重影响红茶的品质,使得红茶香味不足,茶叶略显粗糙,因此还需要使用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对红茶的发酵工序进行控制。根据春茶和夏秋茶茶青理化指标的不同,在上述基础配方的技术上进行配方优化升级,形成的产品兼具老鹰茶和遵义红的优良品质。引入温感、湿感等智能控制设备并改进发酵室,同时,通过对温湿度进行控制和记录通常情况下,红茶发酵温度需控制在25~35℃左右,温度在28℃的条件下红茶TR含量较高,也就是说在相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发酵有利于积累TR。发酵温度还可以通过控制摊叶厚度来控制,发酵期间利用设备定时对茶叶进行翻堆,进而实现对温度的调控。其次需要控制好发酵的湿度,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需控制在70%左右,在发酵茶叶花青暗条达总面积30%左右的时候,需要将发酵环境相对湿度提高到90%左右,如花青暗条降低至总面积的17%左右,就表明红茶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发酵质量好,红茶的品质就更好[2]。发酵期间如出现湿度不足的情况,可使用加湿器、喷雾器进行处理,也可以定时在茶叶表面覆盖湿布,期间需要重点对茶叶进行翻堆处理,避免湿布覆盖导致叶堆内部温度过高。

  1. 发酵时间

在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过程中,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序,尤其是红茶发酵的时间,直接影响红茶的品质,如红茶叶质揉捻、老嫩程度,都与其发酵的时间有关。比如发酵温度在24℃~27℃这一区间,发酵时间需控制在5h左右,在一定范围内,红茶品质与发酵时间呈正反比关系,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红茶发酵的时间,比如在红茶发酵适度之后,如继续延长发酵时间,则会使红茶品质越来越低;如红茶发酵时间较短,则会影响TR、TF产生。如红茶发酵温度过低,发酵时间越长。良好的红茶发酵工序,芽叶会从黄红色逐渐转化为红色,在芽叶呈正红色的情况下表明红茶品质达到最高。

  1. 烘干数字化智能控制

使用红茶发酵装置进行发酵处理,使得红茶品质达到最高后,还需要进行风干处理,一般使用茶叶烘干机或茶叶烘焙机。初烘阶段需要设置好风口的温度,结合风口温度调节烘干时间。比如风口温度在120℃左右,则需将烘干时间控制在1.5h以内。初烘处理完毕后,需要将茶叶放在常温环境中晾制1h左右,在茶叶水分充分平衡之后,进行复烘处理[3]。一般红茶复烘温度比初烘温度更低,主要是为了有效脱干茶叶水分,需要根据复烘温度来调节红茶复烘的时间。比如复烘温度在65℃左右,时间一般不超过3h,避免茶叶中水分完全脱干,复烘结束后茶叶中水分含量需保持在5%左右。

  1. 红茶原料等级判别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具备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了诸多领域。在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中,已具有红茶自动揉捻系统、数控发酵系统及数控模拟碳焙系统等先进设备,并在各工序间采用食品级输送带传送半成品,做到真正的清洁化、自动化。通过搭建智能化控制平台的方式,对红茶加工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提前在计算机设备录入程序的方式,判别红茶质量。比如智能化控制平台可以根据鲜叶的嫩度、色泽对红茶进行判别、筛选。也就是说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应用于红茶加工生产流程中,不仅可提升红茶加工的质量和速度,还可以对红茶的品质进行监督,通过判别红茶等级的方式,智能化对红茶进行分类。

结语:综上所述,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在我国发展、应用时间尚短,将其应用到红茶生产加工中还需要适量进行人工辅助,主要是建立在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通过智能化监督、智能化控制的方式实现了红茶品质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洪娴娜.茶叶智能化加工的创新研究——以福建省红茶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04):10-11.

[2]罗朝光,王兴华,崔廷宏,罗梓文.云南大叶红茶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工技术[J].中国茶叶,2015,37(12):17-18.

[3]钟灵珅.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与创新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3(Z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