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探讨

刘海红 1 刘国泰 2

青海省基础测绘院 青海西宁 810000 1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察院 青海格尔木 816000 2

摘要:根据我国当前测绘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紧密联合城市规划目标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将基础测绘标准化建设付诸实践。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体系需要紧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更加完善的测绘数据化产品。本文将主要对新型基础测绘、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现状以及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建设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基础测绘;标准化;探讨

引言:新型基础测绘标准需要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架构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国外的现代测绘基准和相关数据化产品发展模式与国内测绘标准体系有很大差异,需要从产品以及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内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和航空航天技术、卫星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推动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过程,需要建立更严谨的标准评价体系。

1 新型基础测绘

我国新型基础测绘技术的发展并未成熟,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相关成果仍未投入实际应用[1]。根据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中的核心技术领域,需要将基础测绘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相结合,构造更加完善的新型基础测绘技术标准。新型基础测绘需要涵盖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工业技术领域以及卫星技术领域等,因此更需要完善和优化基础测绘数据库等内容。新型基础测绘技术标准需要在信息化平台中,构造多项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体系,依托于全国测绘基准网络,向全社会提供多维度的基础测绘信息服务[2]。新型基础测绘还需要将基础数据库和专业领域数据库协同构建,建立相关数据处理标准,利用高技术标准的数据接口,建设和部署测绘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2 国外测绘地理信息现状

2.1 现代测绘基准

国外的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与现代测绘基准相结合,建立和实施以用户服务为核心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模型体系。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欧洲各个国家的现代测绘基准,都参考地球地理科学学科中的相关测绘基准技术原理,构造多维度和多元化以及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有些国家还根据本地地理地质条件,构造地壳运动数据模型,模拟地球活动监测数据指标[3],构建高精度的地球地理科学信息服务系统。国外将高程基准建设目标与重力基准建设目标相结合,构造大数据量级的基础测绘数据库。国外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需要充分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和相关地球地理科学计数原理,利用重力仪器等相关高精准度设备,构建连续运行参考网络,协助各行业领域构建实时响应的现代测绘基准数据模型。

2.2 地理信息数据与数据库

地理信息数据与数据库,是支撑现代基础测绘服务的根本。地理信息数据需要建立高精准度的地图比例尺标准,建设和部署多维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参数模型。地理信息数据需要涵盖影像、交通、水文、境界线、地名、历史沿革、土地面积等基础测绘信息,并根据土地规划与建设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参数。在地理信息数据中,需要构建统一的编码方案,以生命周期为衡量标准,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约束比较全面,可以提供矢量数据类型和定期更新服务。国外开发的地理信息数据产品模型,可以覆盖多维世界坐标,可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选择景观模式以及标准模式等,体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全面性。地理信息数据库产品需要涵盖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实时更新功能,覆盖面广精度高等特点,并提供拓展性较强、可维护性强的地理信息数据框架体系。

2.3 地理信息服务

国外现代地理信息服务产品和平台都需要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领域作为关键建设目标。地理信息服务需要从空间、时间等多个维度进行实时信息共享,在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完成通用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交换,突破信息孤岛的缺陷问题,满足全网通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地理信息服务还需要建设不同技术领域内的通用服务类产品,对于不同部门的使用需求,可以采取基础数据加上拓展数据相结合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可选择的功能模块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地理信息服务产品还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架构模式,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在线分享功能,还能够及时备份和上传关键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安全漏洞。地理信息服务类产品,在统一技术标准平台中,发挥新型测绘的基础功能。

3 国内新型基础测绘及标准建设现状

3.1 现代测绘基准网

现代测绘基准网,是我国新型基础测绘及标准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构建测绘行业技术体系的基础。我国已经建立和部署实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采用北斗系列国产技术类产品,利用实时测绘技术和动态测绘技术,加快推进基础站网的升级与优化。我国对原有测绘基准站点进行标准化整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采集,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测算服务产品。在现代测绘基准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球运动和地理信息更新功能,将气象观测系统、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数据信息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领域相结合。现代测绘基准网需要协同提升高精度重力测绘技术,更新技术指标和服务标准,逐步完善地理信息测绘技术标准体系。

3.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数据库

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数据库建设,需要构建四维数据框架和数据类型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涵盖更多地形地图描绘手段,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精度标准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类型。根据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情况,需要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查询、数据挖掘等多个层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新服务与计算机网络化存储相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数据库的部署与实施,还需要重点关注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对多维度和尺度标准下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此外,需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选择方案和差异化功能设计,逐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类产品应用标准。

3.3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部署实施,需要充分结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不同级别节点的分布式信息服务模式。根据当前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不同建设目标,需要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着手,加强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和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要从用户类别、个性化定制、差异化选择方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在计算机网络架构的支持下,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相结合,构建管理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功能结构,在线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可以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完善数字化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管理和功能管理体系。

结束语

新型基础测绘还需要将基础数据库和专业领域数据库协同构建,建立相关数据处理标准,利用高技术标准的数据接口,建设和部署测绘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体系需要紧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更加完善的测绘数据化产品。我国对原有测绘基准站点进行标准化整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采集,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测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宝山,刘晶东,张利平.浅谈测绘成果质量评价标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12):220-222.

[2]耿丹,李丹彤,尹琴丽,周志峰.新型基础测绘背景下的城市三维模型构建路径[J].工程勘察,2020,48(12):53-57.

[3]张东林,郭慧宇,宋尚萍.关于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的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11):222-224.

作者简介刘海红,1988.10,女,汉族,青海湟中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地理信息及遥感影像相关工作。